第60章 玄武吐纳法,雷狱刀经60(2 / 2)

赵宣武冷笑道:“刀意都没修出来,还不入门?”

“好好好。”

陆鸣渊顿时无话可说。

赵宣武见他神色,认真叮嘱道:“如今你也算我的记名弟子了,若是日后有机会走出这冷宫,切记本座这一脉的准则,以刀服人,以貌胜敌。”

陆鸣渊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不要脸的准则。

...

之后,赵宣武开始讲解玄武吐纳法的要义。

吐纳根本在于养窍,养窍之本在于炼体,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修行之人,换气之法尤为关键。

高手之间交手,动则瞬息万变,哪怕只有毫厘的失误,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

所以换气,就成了人人都必须钻研的事儿。换气的时间越快越好,一口气储存的越久越好。

很多时候,胜负仅在一息之间。

多家修行体系,争不出一个最强。

但论换气养气,当属道门集百家之长。

道修讲究养气,擅长炼神。

以精化气,以气化神,凝聚出三花,乃是道门修炼到极高层次的必经之路。

玄武吐纳法正是汲取了道门养气的法门,极为玄奥,学成后能不断叠加自己身上的气。

陆鸣渊不禁想到了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靠的就是心中的一口气,越战越勇。

至于雷狱刀经,则要简单粗暴的多,威力极大,破坏性极强,十分霸道,催动身体全部潜力,精神意志贯注刀意,一刀劈下,既摧残自己的身体又摧残自己的意志,若是刀修掌握不了,没有开窍穴,根本不能运用自如,甚至会伤害到自己,被打上了弱小修士慎学的标签。

好在陆鸣渊已经突破到了第五境筑炉,窍穴开了大半,这门功法刚好能学。

......

帝京的文昌阁中,一向文运昌盛的阁楼,今日却人数稀少。

因为大部分人都去拜城隍庙去了,雷池道院的道士仙师一个个很是卖力,奔赴各地,抢救涝灾。

在老百姓的眼里,城隍庙既然能求雨,道士既然能呼风唤雨,那止雨应当不是什么问题,所以对道庙的祭拜热衷的很。

陈恪跪在蒲团上,烧了三炷香,头顶是五位儒家圣人的高大石像,代表了从古至今影响力最大的五位圣人,也是儒庙之中排名最靠前的五位。

“寒生陈恪,恳请圣人庇佑,能让我有个安稳之地可以读书。”

拜完之后,他将香火插在了香炉之中。

走出文昌阁,他朝着王家的方向走去。

“在下是来找王大人的,想拜入六皇子麾下一下,我...”

可来到王家宅邸的门口,还没来得及毛遂自荐,就被门口的仆人拿着扫帚驱赶。

“哪来的书生,走走走,家主不见!”

他被驱赶到巷子尽头,狼狈的望着远处阔绰的王家宅邸,深深叹了口气。

还是不行吗。

“你找六皇子做什么?”

这时,一道女声从他耳边响起。

陈恪仰头一看,一位着青色襦裙的清美女子出现在他面前,他神色呆滞,随后意识到礼数,连忙一拜:

“书生陈恪见过齐夫子!”

齐暮雪摇摇头,避开不受此礼:“我已经不是盛京书院的教书先生了,不必如此。”

陈恪又再次补道:“既然如此,陈恪见过齐姑娘。”

他将真实想法说出:“在下投靠六皇子并非真正目的,而是想寻个读书的机会,听闻六皇子殿下尚未开府,只能来王家。”

齐暮雪打量了他一眼,不解道:“皇子开府这么多,你偏偏找六皇子什么?”

陈恪苦笑一声:“其他皇子皆是拒绝了陈某。”

齐暮雪自认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人,见他如此好学勤学,不禁问道:

“你读过多少书。”

“万卷。”

“是竹简,还是纸质?”

陈恪认真道:“自然是纸质印刷版,竹简大部分都是原版,价值连城,非书香门第不能拥有。”

“那为何只有三境。”

闻言,齐暮雪更加不解了。

上万卷书,已经很多了,又不是竹简。

她的家中,差不多也就这个数量。

“因为某些原因,耽搁了几年。后来跟随齐老先生在盛京书院呆了半个月,可惜还是自身学识浅薄,才不配位。”

齐暮雪听到这话,瞬间想起了父亲收留的学子,回忆起来:“你就是父亲嘴里的那个陈氏书生。”

“你读书是为了什么?你为什么想继续读书,像平常的学子,应该会去科举才对。”

陈恪眼里浮现坚定之色:“读书自然是为了解惑,书中有很多道理,但在下读的越多,疑问越多,越发觉得自己学识浅薄,所以只能找更多的书去读。”

齐暮雪用文眼一看,发现此人身上的文气虽黯淡无光,但胜在厚实牢固,也算是个可造之材。

同时,此人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初心不改。

多少人读书人,只为一个功名利禄,当官之后,哪里还记得当初读书的赤子之心。

齐暮雪思忖片刻道:“你若是真想投入六皇子麾下,或许我可以帮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