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问剑白玉京,豢养的真龙,魏老九登场263(1 / 2)

从太苍洞天,大赤洞天到太微洞天,紫薇洞天所在的九天,来了一大半。

十地的青云洲,玉蟾洲,扶摇洲,黄沙洲等福地的修士又来了一多半。

九天十地一大半的练气士,响应天师府,紫薇仙宗,太微道宗的号召,纷纷来此。

儒庙的贤才良士,多仰慕东宫府太子的贤名,钦佩其为齐行砚收棺的勇气,也是齐聚。

江湖多豪杰,无间党的数位魁首更是放下手中一切事务,当仁不让的前来捧场,来凑个热闹。

当骆影打出废立帝王的旗号时,这些无间党的家伙可高兴坏了。

七大魁首,除去落网的白莲古教教主,还有南离宰相卢正淳,有着“下笔如有神”的儒道神通,颇负盛名。

洛水洞天,金庭山主洛生淼,以拳证道。

玉蟾洲冥月天宗,拜月上人。

道盟剑尊,柳霏雨。

金乌国二公主,前扶摇剑宫真传弟子,骆影。

灰烬龙谷的谷主,天龙真人,法宝乃是斩龙台,以画入道,龙血为引,画了四条水墨天龙,固守龙谷之地。

他们无间党向来被三教看不起,乃是上不了台面的组织,如今能参与这等大事,也算是他们沾到太子殿下的福分。

代表着,从今之后,无间党在大炎的地位会更上一层楼。

陆鸣渊身边的高手愈发多了起来。

一字排开,气势之盛。

让琴魔和老渔夫等人面色煞白,护龙阁的诸多大内高手,神情都变得凝重起来。

哪怕是在远处围观的三院山长,也莫敢肆意出手。

他们不仅是朝廷的人,也是三教之人。

不过眼下,大炎太子带人造反,杀至京城,居然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他们一开始还觉得,是陆鸣渊一人胡闹,胆敢忤逆圣上的旨意。

如今来看,说不定真的有什么隐情。

难不成陆鸣渊说的是真的,圣上真的和大冥女帝勾结了?

但这怎么可能呢?

永安帝乃是一国之主,连他都背叛大炎,那大炎还有救吗?

大部分的人,其实并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摆在他们面前的阵营,无疑已经清晰明了。

当一个人嚷嚷着开窗的时候,或许没有人会在意。

可一旦有一群人提出不满的时候,就一定有问题。

不管是什么事情,都会引起极大的重视。

审时度势,是三院修士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不止是三院,各大书院的山长,大儒和君子,各地的山水正神,都是谨言慎行,不敢贸然出手,而是先观察局势。

在这样一个时刻。

双方对峙,要参与进去的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入局。

护龙阁所在的大内高手,诸多大炎供奉,实力很强不假。

可陆鸣渊带领的三教高手,实力同样不俗。

甚至,十二境的帮手,要更多。

退守在大炎龙壁的诸公群臣,早已麻木,他们对陆鸣渊带来的偌大影响力,十分不解。

从什么时候起,圣上成了三教的公敌?

大内高手都有些不够用起来。

人数差距这么大。

这还怎么打?

永安帝双手握拳,手背处青筋暴起,冷笑道:“逆子,你真要如此悖逆行事?稍稍遇到一点风雨,就要自毁祖宗基业?你真以为凭你手下的这点人,可以在这里为所欲为?”

一旁的袁玄罡,心中幽幽叹息一声,眼下的陆鸣渊,还不够为所欲为吗?

换作他的角度思考,眼下永安帝的胜算,已经不足五成。

以势压人,不战而屈人之兵。

混淆视听。

从来都是最好的办法。

袁玄罡眼眸低垂,他算是明白了陆鸣渊这次出京之后的大致谋划。

大家皆以为陆鸣渊不通兵略,这次出征,会以失败告终,不过总体还是钦佩他的勇气。

谁曾想,这一出京城,却是龙入大海。

陆鸣渊大败魔国大军,还正面击败了大冥女帝,得到了极高的威望不说,同时,还是取得了诸多势力的支持和站队。

这位不以智力和计策闻名的六皇子,却是默默玩了一出苦肉计。

装作是受害者,请君入瓮,将圣上逼上了绝路。

先以委屈之意,孤身入局,以大军暗渡京城。

这是预料到永安帝会针对自己的这次回京,于是提前设下了后手,激化与永安帝的矛盾,让圣上提前坐不住,开始提前动手,然后陆鸣渊就能打着天下人对齐行砚的同情这样的旗号,将大炎皇帝逼到了道德的对立面。

袁玄罡叹了口气。

陆鸣渊无疑是看透了自己的这位父亲。

仿佛他已经提前知道了圣上的谋划,会针对齐行砚,更是预判到了永安帝的每一步打算。

在对方面前,圣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最终形成了以下的局面。

其实也不怪永安帝。

主要是陆鸣渊提前得到了太多的消息,不管是云清禾的提前预警,还是龟甲占卜的卦象,亦是齐行砚的以身设局,告知真相,还有大冥女帝的坦白,都是他能设计此局的资本。

他一个人谋反,大家必然群起伐之。

若是他拉起一堆人造反,那估计不少人的态度,就会从坚决平叛,变成了游移不定。

即便是错的,也能说成对的。

历史的结果,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别高兴的太早,朕还没有输。”

当永安帝踩上最高一级的台阶,一步跨入高台,身形随即消失不见。

原本在皇城雷池道院的官署方位,黑檐瓦砾之地,有一道金符光芒冲天而起,远远仰望而来,本该空空荡荡,并无一物,可伴随永安帝这一脚。

视野远眺,大炎龙壁之上,却是出现了一栋高达十数丈的高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