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客人37(1 / 2)

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跑了出来,喊道:“娘亲你回来啦,客人在哪,我带客人去房间。”

中年妇女招呼江流下车,然后那小姑娘客气地将江流迎进家中。

小姑娘把江流带到东边的厢房,里面面积不大,有张床铺和桌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客人好,这是您的房间,麻烦您出示下登记处给的登记文书,我好记录下。”

江流把游历证和燕城驿站登记处给的文书都递给了小姑娘。

“哇,大哥哥是天籁学院的呀,真了不起。”小姑娘看到江流金灿灿的游历证,开口说道。

一会功夫,小姑娘把信息登记好,把文书和证书都还给了江流。

“大哥哥:我们家里住一天是一中币,每天简单三餐也是一中币,请您先交第一天的两中币吧。”小姑娘客气地说道。

江流递给小姑娘一龙珠币,说道:“先不用找了,我可能会多住几天。”

那中年妇女这时端着热气腾腾的晚饭进来:一碗炒菜,一晚灵米饭,一碗鱼汤,菜色简单,但看起来色香俱全。

江流让妇人把菜盘放下,一会吃完会端出门口。

那妇人躬身称是,让江流吃了晚饭早点休息,毕竟江流一天下来,旅途必定劳顿。

等妇人和小姑娘走后,江流试了下饭菜没毒,才稍稍吃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江流就被中年妇女一家的劳作声吵醒了,江流起床出门一看,发现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妇人正在门口浆洗衣服。

“不好意思,客人,把您吵醒了。”中年妇女赶紧道歉道。

“呃……没事,我起来看日出呢。”江流搬来一把凳子,坐到门口,那外面,即是一片海滩,此时天色已亮,海平面上有一团云朵遮掩,仿佛那太阳正在正在穿衣。

“这位兄台也是来看日出的?”这时隔壁走出两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和江流打招呼。

江流应了一声,便和两个年轻人攀谈了起来。

这两个年轻人是燕国本地排名第一的燕城学院的学生,他们利用学生游历的便利,半价来这“度假”,之前他们也来过此地游览海滩,住在这边的农家。

“这里的农家几乎都领过教育司游历生接待的资格,所以平常来的学生不少。”那学生听说江流来自龙城,就和他攀谈了起来。

这时,那旭日徐徐越出海面,一幅“海上升旭日”的美景展现在几人眼前。

江流看着眼前的旭日,联想到红尘境也有旭日和明月,想着以后得搞清楚两者的联系。

中年妇女家的小姑娘这时端着一碗杂粮粥和几个开胃小菜。

江流见这家是家庭客馆,也不再疑,把早餐吃完。

小姑娘把空盘空碗端走后,回家牵了头小海水牛,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阁下是外来的客人吧?”正当江流和那燕城学院的学生交流时,一名老者走了过来。

原来老者是村里的村长,看到有外地的客人,就滔滔不绝地向江流介绍起了燕国的历史。

燕国原来是龙界东面沿海的一个海水制盐区,随着盐业的发展,这里聚集了一些来采盐的人群,慢慢发展成了盐市。所以最初的燕国,就从叫盐市慢慢起步。

后来有一对采盐父子,相依为命,父亲因劳累过度,生了很重的病,儿子就祈求上苍,帮父亲恢复健康。结果一阵风吹过,挂落一个血灵燕的巢穴,那儿子认为上苍所赐,把那血灵燕巢穴拿回去煮汤给他父亲食用,他的父亲居然康复了。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许多人知道血灵燕的巢穴能滋补治病,就开始采集那血灵燕巢穴,有大夫还研究了食用血灵燕巢穴的功效,于是乎就有了后来闻名天下的燕巢。采盐的人也慢慢去采燕巢,把盐市变成了燕市。

后来首任燕侯因功被封为燕侯,就有了燕国的说法,几经转变后,燕国后来正式成为龙庭认可的诸侯国。

但无数年来,因滥采燕巢,导致血灵燕差点灭绝。于是国内出现了采燕派、护燕派和养燕派,互相攻击,导致燕国曾经大乱。王庭后来下了法令,不允许随意开采燕巢,所有开采和售卖活动必须经批准后才允许进行,秩序才稍好一点。

江流听后感叹道:“那个燕巢救活了老人,却给整个血灵燕族带来灭顶之灾,这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这时,老人又告知江流,因为当年那孝子是将燕巢煮食后给老人服用,所以民间就有子孙采燕巢敬老人的民俗,在他们村,十天后就是采巢节,到时经过城主批准,他们都会有一天时间可以到血灵燕栖息的地方采收燕巢,其他时间,就根本没法靠近那栖息地。

江流听后,想着燕巢既然能入药,就想着能不能说服村人到时带他一起采巢。

中午吃饭时,中年妇女邀请江流和她家人一起用餐。吃饭的时候,才发现桌上有碗燕巢羹。

“这是去年村里采巢节时,我采来孝敬婆婆的,昨天我女儿和我们说,客人您是来自龙城天籁学院的学生,那天籁学院是龙界有名的学校,我们觉得对您招待不周,就把这燕巢做成羹,让您和我婆婆一起享用。”中年妇女对江流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