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朱元璋开眼看世界,永乐大帝封神时刻!33(1 / 2)

朱元璋并不是不愿意将眼光放得长远,立足全球,谋划百年,只是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就像一个盲人永远不知道黑暗之外,还能有什么东西。

“既然陛下不相信,那贫道便带诸位一观这盛世景象吧。”话罢。

许宥轻挥拂尘。周围景色再度变幻。

待到众人睁开眼睛,已经来到皇宫奉天殿。金碧辉煌的宫殿内,群臣百官肃然而立。

老年朱棣一袭衮龙袍,高高在上的坐在龙椅上,气势内敛却不失霸气。旁边,站着一个俊俏挺拔,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正是皇太孙朱瞻基。“小子,叫郑和进来吧。”

老年朱棣轻轻吩咐了一句。

少年朱瞻基点点头,向前一步,高声喊道:“宣郑和觐见!”奉天殿门外。

之前朱元璋在码头看见的那个白面太监,昂首挺胸的走进大殿。除了他之外。

还有许多穿着奇装异服的异域人士紧随其后。

郑和走到大殿中央,跪地叩拜道:“臣郑和,历时三年,游历四海,终不辱使命,使我大明威加海外!”

随后。

一位气度不凡的青年男子,主动走上前,朝着老年朱棣行了一礼,“臣浡泥国王拜见大明陛下,我浡泥国愿与大明世代交好,甘心称臣,望大明陛下恩准!”

紧接着。

又一位国王走上前来,高声道:“臣苏禄国王拜见大名陛下,我苏禄国愿与大明世代交好,甘心称臣,望大明陛下恩准!”

之后。

海外各国的国王陆续向老年朱棣行礼,他们的意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大明俯首称臣。最后。

所有的国王齐刷刷的行礼,向老年朱棣山呼万岁。奉天殿内。

群臣百官激动不已。

更有一些从洪武朝便在京为官的老臣,激动的涕泪横流。

“真没想到,我大明有朝一日,竟也能有昔日大唐盛世!”“若太祖再世,看到这一幕,想来也会感到欣慰吧?”

“陛下威加海内,我大明昌盛四海!”虚空中。

朱元璋等人看着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全都头皮发麻。

盛世来临,万国朝贺!

这是在朱元璋的洪武一朝也从未实现过的远大景象啊!

朱标激动万分地走到朱棣面前,狠狠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四弟,我就知道,你肯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朱棣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大哥,你就别夸我了。这个永乐大帝干的这些事儿,可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是真的怕了。

这个老年朱棣的胆子比他可大多了。

朱棣生怕下一个场景,闯出什么祸事,自己又要倒大霉了。

许宥看向正在发愣的朱元璋,平静的开口问道:“陛下,这盛世可如你所愿?”

朱元璋下意识的嘴角上扬,几乎都要控制不住的大笑出来,但一想到之前老年朱棣干的那些混账事,便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冷哼道:“远渡重洋,劳民伤财,徒耗国力而已,有什么可高兴的?”

许宥微微一笑:“是吗?那就继续看下去吧。”奉天殿内。

郑和正汇报着此次下西洋的所见所闻,各种稀奇古怪的趣事,引得在场的群臣百官大为震撼。

甚至连虚空中的朱元璋都听迷了,说到精彩处,他也跟着哈哈大笑。直到最后。

郑和终于说出了此行最关键的一个目的。

“陛下,此番出海,臣给陛下带来一份大礼,还请陛下移驾殿外一观。”高高在上的龙椅上。

老年朱棣摸了摸左右两边的胡子,起身点头道:“行,老头子给你这个面子。”随后。

老年朱棣带着少年朱瞻基,还有一众文武,外国使节,纷纷来到殿前广场。虚空中。

朱元璋等人的目光也跟随着老年朱棣来到了此处。

殿前广场上,放置着几十口大箱子,还有不计其数的西洋玩意,比如望远镜、小型指南针等等。

少年朱瞻基玩心大起,对这些西洋玩意儿非常感兴趣,这瞧瞧那看看,每一样东西都爱不释手,甚至还有很多洋文书籍,朱瞻基也在仔细的阅览。

“我说郑和啊,你让老头子过来,就是看这些玩意儿的吗?”老年朱棣面色平淡,显然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惊喜的地方。郑和神秘一笑,扬手道:“全部打开!”

周围的侍卫纷纷行动,将几十口大箱子全部打开。刹那间!

银光四射!

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满满当当的堆满了几十口大箱子,绽放出令人沉迷的光芒。殿前广场上。

群臣百官、少年朱瞻基、朱高炽三兄弟,全都震惊的张大嘴巴。这几十口箱子的钱财加在一块,少说也得有三四百万两银子!虚空中。

朱元璋也惊呆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几十个大箱子,怎么也移不开了。要知道。

直到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还是个穷光蛋一个。

别看他建立的大明朝,但在此之前,中原战乱不断,饿殍遍野,元朝挖的坑实在太大。

朱元璋兢兢业业十几年,还是没能将前朝的坑填满。

既要赈济灾民,又要建设国家,还要讨伐北元,这些大事桩桩件件哪一样离得开钱?

朱元璋平日里连个馒头都舍不得多吃一个,马皇后甚至要亲自纳鞋底,纺织线,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多省出几个铜板,好多干一些大事?

正因如此。

当朱元璋看到郑和带来几百万两银子的时候,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震撼!

惊奇!不可思议!

下西洋竟然还能下出银子来?

朱元璋仿佛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风光。

朱棣也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不禁好奇的问道:“我说许宥,这个叫郑和的太监怎么搞的这么多银子?”

“你跟我说说呗,回去以后,我也想搞一点。”他是真的眼馋啊!

当不当皇帝另说。但钱谁不爱啊!

有了这么多钱,还愁他不能灭了北元?

朱棣驻守北平这么多年,一直束手束脚,还不是因为朝廷拿不出钱来,无法支撑他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

以至于朱棣每次出征塞北,刚打出来一些成果,就被迫班师回朝。

每每想到此事,朱棣的心里就非常憋屈。

朱元璋也回过头,目光幽幽的看着许宥,仿佛在看着一个财神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