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各位居民们,我们已经接到上面的通知,会有军队来接我们去州市,大家现在集合统计人数,职业,年龄,身体状况,时间很紧,请大家放下悲伤,逝去的人我们缅怀,活着的人还要坚强,请大家到楼下集合。”

凌启和肖哥对视一眼,就那怪物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够抵挡的,看来这世道变了。两个人顺着楼梯往下走,凌启心里想了很多,玛德贷款估计不用还了,还有那么多网贷。这些都是凌启头几年做生意亏了的,因为性格太倔也不愿意跟家里说就这么拖着,现在想起来反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放松。

到了楼下,这时候就体现出国民素质了,因为几乎所有人上学的时候都参加过军训,这时候有几个退伍军人站出来稍微组织了一下,大家就都按照男女分列成了两个小小的方阵,有几个看起来像是做过统计工作的人被挑选出来用本子在挨个记录着什么。

“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年龄,会不会开车,有没有基础病或者慢性或传染病,什么职业,特长,学历。”来人很简明的说着。

“凌启,三元镇人,26岁,身体很好喜欢健身,无业,会开车,跟着家里做过两年工程,黔省大学体育系毕业,特长学过几年散打。”

“肖建国,高坡镇人,41岁,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高坡镇小学语文老师,蜀省师范学院毕业,没什么特长就会教书,驾照科目四还没考。”

凌启和肖哥两人站在一起,时间很快,毕竟这也就一百多人,不到半小时就统计完成了,接着就有人组织大家去把车都开了出来,这一百多人里有三十多个都会开车,但是很多人只能开自动挡,凌启是有开车过来的,很快就有几十辆车被开到了小区门口集合。

附近也有很多幸存者,基本上活下来的都在陆陆续续的往这边集中,因为这里是城市中心,旁边就是体育馆,几乎所有的体育馆门口都有一个巨大的广场容纳个几千人没问题,所以人员的统计也就很自然的被移动到了广场上,因为人慢慢的越集越多了。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有人带着很多有大车驾照的人去公交公司把里面的公交车都开到了广场旁的路边停着,也有人开着车在收集各种物资,甚至很多活下来的治安局的人已经把枪械都拿了出来在组织退伍军人成立安保队伍,这是准备前往州市避难了,听说那里已经有军队抵达,并且聚集了很多人,上面要求附近幸存下来的人们去州市统一安排。

有治安所的人带领了一帮开着大货车的人去了大型超市收集物资,凌启就和肖哥被叫去帮忙搬货,很快就听说州市那边已经有军队过来帮忙转移了,说是州市其实离着本地也不远,也就二十多公里,上来同城路最多十几分钟就能到。

下午两点,基本上已经开始在转移了,因为车多所以转移得很快,州市的军队没来多少人,听说需要转移附近几个县市的幸存者所以就来了几十个人维持秩序,大家都没有吵闹,毕竟原本一个人口一百来万的大县现在除了城市里幸存下来的几千人,那些村镇里几乎没有活着的。

一切都井然有序,几千人在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州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小区,小区是新修建的,附近几个县市和州市所有人都在这周围,刚好这里个小区修建的位置被长江的一条支流包围,这里就是一座三面环水的独岛面积不算小,上面有好几个小区居住十来万人没问题甚至还有空余的地方种了很多树木。州府和州治安局都在上面,州消防总局都在上面,附近县市活下来的人都在陆陆续续的往这里聚集。这地方简直就是易守难攻,避难堡垒修建在这里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汹涌的江水环抱着整个半岛。

因为来之前大部分人都有在统计,所以一到地方就被统一安置和分配,所有退伍和年轻人都被安排到了最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集合,有一个军官模样的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讲话,离得很远,凌启没有注意听,只知道附近多了很多军人,并且还不停的有军队在向这里集结,天上还有直升机在飞,凌启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早就把昨晚的恐惧忘了,正抬头看着一架架直升飞机飞过,听人说,这些飞机运输的都是武器弹药。

下午快七点了,夏天天黑得晚,一切都被安排得很满,所有的退伍军人都被带走了,留下的都是年轻人,年龄都在18到35岁的样子,人有多少凌启也不知道,他也没这个经验,只知道人很多跟上学的时候上操比估摸着有七八千人。

人都分流好了,旁边被支起了十几个联排的帐篷在发放食物,凌启排着队去领食物。很简单的食物,米饭和一个肉菜一个蔬菜还有一瓶矿泉水,吃饱是没问题的。这一整天凌启都没怎么吃东西,并且有人教官模样的人大声的要求所有人快速用餐并且排队进入安排好的居民楼。

天黑之前所有人都被安排进了居民楼,原本的房门都被粗暴的拆卸了下来,因为是夏天每人分到一床薄军被,每个房间里都被安排了十几二十个人,楼道里有七八个教官在守着,凌启被安排在了第五层的一户房间里,这个房间很大原来是一户三室两厅的房子,现在门都被拆了,所有家具都被从窗户直接扔了下去,因为从阳台上看,还能看见地上被砸出的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