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胡姬32(1 / 2)

  洗漱后,十来个婢女捧着衫裙,萧童扫了一眼,定格在其中一套上。

  领头女使笑道:“这身孔雀罗衫裙,是夫人为县主去平王府斗花宴准备的新衣,还没穿过呢。”

  “就它吧。”

  女使拍了拍手,捧衣婢女们行云流水般退下,一列捧着首饰匣子的婢女贯入内室。

  萧童挑了三支金簪和一朵蚕丝绒花。

  “你说戴哪副首饰什么好?”她问。

  “县主今日要骑马,首饰从简为宜,这套素金贵气又不掩青春,正适合县主。”女使接过一个匣子,送到萧童面前。

  “你怎么知道我要出门?”

  “县主特地早起梳妆,不出门,不是可惜了?”

  萧童笑,“那就听你的,就戴这副。”

  她虽然长居幽州,但从未错过两京和扬益的时新物,吃穿用度,样样不落于人后。

  看着镜中人,女使夸赞道:“县主今日出门,路人脖子恐要扭断了。”

  她并非恭维,萧童从小漂亮,上妆后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萧童扶着脸左看右看,满意地起身。

  ——

  出萧府所在的宣平坊,一直向西到长寿坊,再往北,没多远便是京城最热闹的去处,西市。

  京城西北是胡人的混居区,他们不仅靠西市营生,也在附近建造了大量的胡寺。因国法重农抑商,汉人不得参与贸易,而胡商又精于筹算,谙熟多种语言和各地民情,他们在朝廷庇护和宗教掩护下,依托客籍,制霸丝路,赚得盆满钵满,也带动了京师的繁荣。

  繁荣还意味着隐患。

  与高官显贵云集的东半城相比,西半城混居平民和胡人,人烟稠密,环境复杂。

  尼陀牵着缰绳在前引路,萧童坐在高高的马背上,端量四下热闹的街景。

  前方忽然响起一阵骚动,一妇人坐地破口大骂,水沁湿了她的黑色粗布裙,地上倒着两个木桶。

  打翻水桶的始作俑者——一个舞娘打扮的胡姬看了眼身后追来的人群,对着地上的妇人说了句抱歉,便迈开腿狂奔,风一般跑过萧童身侧。不一会儿,几个汉子也跟着她跑了过去。

  很快,萧童身后传来扭打喊叫声。

  尼陀偷瞥主人,萧童却直视前方。他嘴里叽里咕噜,萧童也不理会,反而道:“走你的路。”

  呼救声越来越尖锐,那几个男人拽着胡姬的头发,一路拖行,重返来时方向。经过萧童身边时,胡姬的深眸对上萧童的余光,满是殷殷求救,萧童面不改色,眼神掠过了她,胡姬绝望地闭了眼。

  一男人朝路边唾了一口,骂道:“永王府不要你,卖给周府是你的福分,还敢跑,你能跑哪儿去?”

  胡姬连声哀求,被另一大汉连甩两鞭,“臭娘们,一身反骨,连窝囊废都容不得你,非逼老子在你脸上烙印?”

  说完与旁边男人暧昧地笑起来,压着声音说了什么,语罢相视大笑,笑得揶揄讥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