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2(2 / 2)

果然,望昭所到之处,来自往来男女的灼热视线从头打量到尾,无人不投目望羡。

旁人有意保持距离,在他们看来,这般装束不是达官显贵,就是万贯财主。

止步在雅幽馆前,刚一进门两人便被几个妙龄女子招呼了过去。

“昭晚,都等着你呢。”其中一女子道。

这里的装潢和环境与外头大不相同,一看便是专供富贵人家的场所。

“你这是勾搭上了哪家的少爷了?”名叫雨宁的女子戏谑地说道。

座下统共四人,个个穿得时尚华丽,而最右年纪稍小的一位显得颇为羞涩,与穿着的成熟不相搭配。

“这是我刚修学回国的弟弟,叫昭真,书呆子一个,今天带他来见见世面,你们要看的上他就把他带走。”望昭掩着嘴笑道。

听到望昭介绍自己,还给自己取了别个名字,赤真浑身上下的不自在,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来这里,要说什么做什么。

虽说赤真的外形极佳,这些本地千金也只是象征性的与他交流了几句。

“我说雨宁,你也别老带着燕慈到处跑,每次看她都是在给我们陪笑,而且上次被沈家那色鬼毛手毛脚弄哭了的事你忘了吗。”望昭说道。

“今天只是出来喝咖啡逛街而已,再有那些酒会啊就不带她了,让她好好在家里弹琴念诗。”雨宁一边阴阳怪气说着一边观察燕慈的反应,而后者只是尴尬地低着头。

话说孔老爷子本就不喜欢雨宁这大手大脚花天酒地的作风,一直疼爱着更有大家闺秀之风的燕慈。

雨宁试着教化自己这位姐妹,在她看来,她才是如今上流人家该有的样子,她带着燕慈出没在那些看上去光鲜亮丽实则肮脏下俗的场所,不过也多亏燕慈性子好,没在老爷子面前抖出自己受到的委屈。

接下来的台面,望昭与雨宁等人聊得火热,望昭与燕慈作为两个局外人四目相对,面面相觑、不知所措,都盼着赶紧结束。

尽管赤真不屑于仿人,可这几年下来他也懂得察言观色,雨宁对望昭简直是溢于言表的针锋相对,不难看出她十分妒忌望昭的面容和身材,转而强调自己进口的高档化妆品和历时数月手工缝制的礼服,势要斗富把望昭比下去,而望昭相当识趣,一个劲地恭维她,称自己要是能像她一样该有多好……

聊到最后,两人高兴起来,紧密得像亲姐妹一样,谁又知谁心底里究竟服不服对方。

结账之时,望昭拦下了想要起身结账的雨宁。

“今天都让我弟弟来结账。”望昭说道。

“那多不好意思啊。”雨宁一旁的女子说道。

“男人嘛,就该这样,不舍得给女人花钱的还算什么男人,而且他来付我们谁也不欠谁。”

“怎么能这样说呢,我们几个啊,都是姐妹,还说什么欠不欠的话……”

几人总之又是一番套话。

赤真从西装的内口袋掏出望昭给的钱包,里边装的是满满当当的票子。

而收钱过后,服务员仍未有离去的意思,明眼人都知道是在等小费,可赤真哪晓得。

“小费。”望昭以灵音说道。

什么是小费……

“书呆子呆到这个地步了。”望昭对着几人说道,从赤真手里的钱包抽出两张递到了服务员的帐盘内,“多出的部分和这些都是你的。”

“谢谢小姐!”收到小费的服务员满心欢喜地道谢。

出了雅幽馆,几人坐上黄包车逛起街来,哪里有从外国来的新奇物件或是往常必要的消遣就在哪停下,尽管她们的莺莺燕燕与粗布衣服的车夫无关,但他们也乐意干等着,搭上这些人家卖力点也没有坏处。

就这样过了两三个小时,望昭与雨宁几人分别在了江堤旁。

……

“很奇怪吧,和他们这样的人相处。”迎着江风,望昭优雅地舒展着身姿。

“我不懂。”

“活着,一个被认可的身份很重要。”

“……“

“我是以外地富商之女的身份与她们相识,虽然心底里瞧不上我,但这钱来钱往的也算是熟络了,有一个被认可的正当身份行动起来自有诸多方便,不必担心被处处刁难,但是她们可不知道我花的钱都是从她们各自家中来的,这些钱多多少少都沾着血。”

“……我们接下去要做什么。”赤真似懂非懂,问起而后的行程。

“既然有劫富,当然有贫要济了。”

望昭说完,便与赤真坐上黄包车,“去滨江学堂,慢一点也没关系。”

去往学堂的路程不算太远,只二十分钟车程。

两名黄包车夫抵达后仍在学堂墙外的树荫下乘凉待命,他们这一天都被望昭二人包下来了。

一进入学堂,一个穿着灰色长衫,戴着圆框眼镜的人便朝两人迎了上去。

“伍小姐!”

“钱校长。”望昭谦恭地与他握手。

“几日不见,伍小姐更为袅娜艳绝了,这位是?”

“钱校长也学得奉承了吗?”望昭笑道。

“呵呵,实话实话。”钱校长也跟着憨笑起来。

介绍过赤真,望昭说道:“带我们去看看那些孩子吧,说说他们的近况,这个呢您收下。”

说着,望昭递出白纸包着的厚厚两叠钱。

“这……”钱校长一时哑语,“伍小姐,你上个月才资助过一批新的教具,而且你在这还剩有余款,这实在收受不得。”

“收得收得,哪怕是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多添些书,这钱交到你手里我才放心。”

“这……好吧。”钱校长听出了望昭的话外之意,双手接过了钱款,“我一定妥善使用,确保都花在孩子身上。”

趁着校长去存钱的间隙,望昭向赤真交代了他与学堂的关联。

一年之前,望昭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滨江学堂增设一班,专门收取贫苦人家,乃至流落街头的孩子,给他们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他们的学费、书费等都由望昭资助。

这些孩子的老师也由望昭亲自挑选,环境、水平、薪水与教具比原有的只会更好,而原有的学班也都有望昭的资助,可以说,滨江学堂的现在与望昭息息相关。

……

“这几天也没什么值得说的事情,其他门科孩子们学得都很认真,就是一如既往地不怎么爱听那些经课的内容。”钱校长带着两人走在廊下,此时正是午休时间。

“也对,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没多少人爱学这些古板的课程了,我们都要向前看。”

“是啊,我们都得向前看。”

走到后门外,一个孩子率先发现了望昭。

“是昭晚姐姐!”那孩子放声大喊。

瞬时,整个教室沸腾了起来,争相奔向了门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