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元旦百饺宴(1 / 2)

都说南方人比北方人抗冻,这种说法没错,唐傑就感受到了南方冬季的阴冷潮湿。

山城的冬天,室内温度也就是10度左右,还没有北方室内温度高。晴天也很少,整天下着绵绵细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衣服都很难晾干。这个季节的重庆是名副其实的雾都,能见度很低,川渝地区的人能吃辣的也跟这种潮湿的天气有关。

在这样一个阴冷潮湿的季节里吃火锅那是非常的巴适了,不过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很多都不能吃辣的,元旦快要到了,能否吃一顿饺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过节吃饺子是中国大部分地方的习俗,学校这次很贴心,通知各班元旦组织大家包饺子,特意为学生准备了饺子馅、面粉、酱油、醋、蒜等原材料和配料。

班级特意开了一次班会,生活委员沈秋红动员大家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都要各尽所能参加包饺子活动,初步确定了包饺子、和面人选,并派谭笑联系煮饺子的饭店,一切安排就绪就等元旦到来。

元旦这天一大早,班长潘振阳和沈秋红等几名同学就到食堂排队领饺子馅了,大家在宿舍后面的老妈面馆,找了几张桌子开始了准备工作,等了好长时间,终于盼到饺子馅和面粉等原材料,这些整天吃现成的同学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沈秋红发动同学开始第一步和面,南方同学平时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不太擅长,北方同学依然成了主力军。

这可是个力气活,面弄好后就要擀皮了,没有擀面杖就用酒瓶子,饺子皮擀出来后,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开始了集体创作,包出了各式各样的饺子,有麦穗的、元宝的,有一手一个的,很多形状唐傑都是第一次见到。

各地五花八门的包法令人大开眼界,南方同学大都不会包饺子,看来还是北方同学比较擅长,尤其山东、河南的同学表现突出,陕西、山西同学包的很有特色、东北的也不错,都是从小就有熏陶,包的八九不离十。

沈秋红、夏婷是技术总监,现场指导大家怎么能包的又快又好。

沈秋红家里开过饭店,一人顶三个人,一捏一个,包饺子速度惊人,夏婷虽然包的慢一些,但是包的比较好看,个个都是精品,几乎每个饺子的褶都是一样多。

即使这样人手还是不够,沈秋红赶鸭子上架,发动更多的同学投入到包饺子大军中,程鹏捏起了小人,还有些南方的同学搞起了雕塑创作。

唐傑实在看不下去了,擀完皮也加入包饺子行列,虽然唐傑以前在家几乎没有包过饺子,但从小到大看都看会了,一上手还包成了。

通过近半数同学辛苦的努力,第一锅饺子终于下锅了,大家都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好在不管饺子是什么形状的,吃起来都是一样的味道。

第一锅饺子煮好了之后,一会就被抢光了,饺子味道虽然一般,但是人多吃起来就是香。

胡佳佳好不容易抢到一盘饺子,端到唐傑面前开玩笑地说:“大功臣,先吃吧。”

唐傑干的是擀皮这种体力活,此时真感到饿了,两人像似过家家一样吃起来,和在家里一样,醋、酱油一样不少。

此时的老妈面馆热闹异常,都是年轻人在一起,吃着饺子开着玩笑,大家有一种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感。

学校的这次包饺子活动,让大家减轻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苦,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

唐傑忽然发现吃饺子的大都是一对一对的,怎么会是这样,这不成了夫妻宴了吗?

他看到沈秋红和老吕在一起,两人恩爱有加,就差互相喂了。

唐傑有些不好意思和胡佳佳坐在一起,怕引起别人误会,便四处张望,发现文远和程鹏后便招呼他们过来一起吃。

好在大家都忙着填饱自己的肚子,无暇顾及谁和谁在一起。

一会又一大锅饺子煮好了,大家都有些吃不动了,看来是包多了,面馆大妈也跟着大家一起吃了起来,还连夸饺子好吃。

吃惯了小面和抄手的本地人,平时不怎么吃饺子,大家边吃边拍照,从上午十点多开始,一直忙到下午一点多才结束这场饺子宴。

沈秋红组织大家打扫战场,帮助面馆大妈刷碗扫地收拾完了才离开,一场愉快的饺子宴结束了。

通过这次饺子宴,唐傑发现居然很多南方人都不会包饺子,甚至过年都不吃饺子,这令北方同学难以理解,南北方饮食差异还是很大的,唐傑纳闷为什么南方人不喜欢吃饺子,对于北方同学来讲,吃饺子是一种仪式,是节日的体现,不吃饺子还叫过节吗?

元旦的饺子宴大家还来不及回味,残酷的期末考试开始了。

好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六十分万岁,多一分都是浪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