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1 / 2)

  【朱元璋改集庆为应天府,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韩宋朝廷得知此事,下诏升他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

  【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总算有了个像样的大本营,马秀英带领江北的家属渡江来到应天府和将士们团聚,但是这不代表他能安心过日子。】

  【至正十六年到至正十九年这几年时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势力范围扩大到江左、浙右,东与张士诚相接,西与徐寿辉相邻。】

  【看地图便能看出来,虽然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拥有十万大军,但是他的地盘依旧很小,而且实力最弱四面受敌,好在北面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朝廷的兵力,张士诚和徐寿辉又没办法直接兼并他,这才给了他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机会。】

  朱元璋叹了口气,“神仙说话忒直接,好歹委婉一点。”

  刘福通很不高兴,“咋?我北伐还伐错了?”

  【朱元璋听取徽州老儒朱升的建议,深刻贯彻落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动员百姓恢复生产,大力开战军屯,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老朱和张士诚、杨完者在江东的来来往往这里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前面的相关视频,接下来咱们说说老朱的其他对手。】

  【至正十八年,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使者去招降方国珍,方国珍这人向来哪儿强他跟哪个,眼看老朱打到家门口,于是和下属商量服软认大哥。《明史》中是这么记载的,国珍谋于其下曰:“江左号令严明,恐不能与抗。况为我敌者,西有吴,南有闽。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

  【方国珍假惺惺的说要进献温、台、庆元三郡,还派次子方关去金陵作人质,甚至表示可以和朱大帅联手干掉隔壁张士诚。朱大帅表示干掉张士诚可以,质子就算了。他们都很清楚彼此的人品,真翻脸了也就多条人命的事,不用多此一举。】

  【总之就是,老方滑跪的非常迅速。不过他这人唯利是图,这次服软只是暂时的,直到老朱建立明朝他才算真正消停下来。】

  朱元璋坐正身子,“神仙说话直接好,省得咱琢磨是不是另有深意。”

  张士诚磨刀霍霍,“方国珍是还没挨够打?”

  方国珍欲哭无泪,“神仙爷爷诶,您口下留情。”

  再这么说下去他非得被群殴不可。

  第92章

  【方国珍是根墙头草, 哪边打胜仗他跟哪边,两边没有分出胜负的话就同时哄着,反正谁都没空收拾他, 能苟一天算一天。】

  【杨完者死后, 江东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 张士诚拿下江浙大片地盘,一直扩张到和方国珍接壤,只是朱元璋率先拿下婺州占据地理优势,随后又贯彻落实北守南攻的战略,于是老朱老张这对死对头又干起来了。】

  【北边江东防线有汤和、吴良、耿炳文三员大将镇守,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别主动挑事儿,守住现有地盘就行。】

  【老朱兵少, 多线开战对他没好处, 两线作战已经很难, 要是三线开花怕是得把他给愁死。江东防线的三位防守大师没让他失望, 他们用极少的兵力挡住张士诚的大举进攻,以此来让朱元璋腾出手专心应对西边和南边的战事吗,一守就是十来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