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101(1 / 2)

  和州和应天一个在江北一个在江南,两地的距离不算远,但是这次去的都是将士家眷,老人孩子走不快,不可避免要走上三五天。

  淮西红巾军纪律严明,但是周边的劫匪强盗也不在少数,朱元璋特意派了五百卫兵来保护手无缚鸡之力的将士家眷,一行人在五月初的时候总算抵达金陵城。

  金陵城前不久刚经历过战事,城墙还带着几分斑驳,不过上头整整齐齐头裹红巾的士兵守在那里很能安定人心。

  说起城墙,这又是一件不得不提的糟心事。

  不对,也不全是糟心,至少攻城的时候很省心,糟心的只是攻下城池后的重修城防。

  古往今来所有城池都会修城墙和护城河,但是近些年南边的城池都没有城墙,原因无他,朝廷下令严禁修城墙。

  早在宋朝的时候天底下的城池还都很正常,襄阳城和钓鱼城甚至阻挡了蒙古大军几十年,也许正是因为那时候抵挡的太厉害,忽必烈就颁布了一道命令,要求各地衙门将南宋境内所有城池的城墙尽数拆毁,拆了之后严禁重修。

  蒙古刚刚打下南宋时,“隳城令”还只在襄汉、荆湖诸城施行,后来范围慢慢扩大,几年的时间几乎毁掉了南方所有城池的城墙。

  淮河沿岸、长江沿岸乃至福建两广的城墙都被拆除,连最南端的南海县都不曾幸免,除了少数几个为了防洪而建的城墙,其他尽数拆除干净。

  打仗的时候没有城墙很难守城,忽必烈下令毁了南宋境内城池的城墙,对削弱南方各城的防御能力起到很大作用,一旦城里有异样,城外军营立刻就能冲进去镇压,不会再被城墙挡在外面。

  同样,挡不住自己人,也挡不住义军。

  反抗朝廷的起义军不是近些年才有的,从蒙古人入主中原那一刻起,或者说,别管是哪个朝代,只要城里有朝廷,再英明的皇帝也防不住治下出现造反的人。

  蒙古人也不是不知道城墙的重要性,他们只拆南宋境内的城墙,北方城池的城墙不光不拆还一次又一次的重修加固,也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

  蒙古人统治的天下并不安稳,民间造反的次数数都数不清,城池没有城墙不好防御,地方官不止一次上书说要重修城墙,但是上头的官儿就是不同意,还说什么以前没有修城墙的体例,让他们自个儿想办法镇压叛乱。

  也就前几年民间起义军势头太大,朝廷终于坐不住了,大都的皇帝才下令南方各城筑堤防修城郭。

  仓促修成的城墙和正常修筑的城墙没法比,就现在金陵城外的城墙,他们一炮轰下去城墙拐角都能炸开。

  朱元璋好不容易攻下金陵城,怎么着也得把这地方捯饬的合心合意,修整城墙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只是现在局势不安稳,还没到他们能安心修城墙的时候,只能先分出小部分兵丁慢慢干着,主要还是守住打下来的地盘。

  金陵城上游下游各有一座地位非常重要的城池,上游是太平,下游是镇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