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1 / 2)

  【蒙古人、色目人大量被贩卖到江南、波斯、高丽、日本、爪哇等地为奴,这也是元朝末年那么多蒙古百姓和色目百姓参与抗元义军的直接原因之一。】

  【人口被贩卖到海外对统治者来说有伤国体,他们可以买入,但是不能让自家地盘上的人被卖出去,所以朝廷对贩卖人口到海外的行为大加制止,还为此颁发了很多禁令,如“一等不畏公法之人,往往将蒙古人口贩入番邦博易。若有违犯者,严行断罪,今后下番船只开洋之际,仰市舶司官用心搜检,如有将带蒙古人口,随即拘留,发付所在官司解省。”】

  【为了不让百姓被卖到海外,朝廷专门在泉州港安排官员搜查船只,一旦发现船上有违禁物品立刻严行断罪,船商船主各种人员全部拉出去打板子,船上的东西也全部没收。】

  【当时的违禁物品都有什么呢?金、银、铜钱、铁货、丝绵、段匹、销金统罗、米粮、军器,还有就是男子妇女人口。】

  【虽然禁止贩卖人口的命令经常颁发,但是效果并不好。】

  【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人口贩卖利益巨大,人贩子冒着杀头的危险也不愿意放弃这个生意。】

  【那些奴隶被朝廷救回去不代表他们就是幸运的,前面也说了,这些被贩卖的绝大部分都是走投无路的驱口,朝廷救下他们后会把他们送回原主,回到原主那儿依旧是当奴隶。】

  【所以说,即便蒙古以很少的数量征服了大半个世界,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也只会属于蒙古权贵,不会惠及底层蒙古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不只中原烽烟四起,北至和林,南至河北,东至辽东,不堪压迫的蒙古、色目百姓也在造反。】

  【蒙古义军打到上都的第二年,刘福通才刚刚打出河南,如果两边能够互通消息,没准儿还能看到古代版的全民族反抗封建压迫大起义。】

  【可惜草原的史料很多被明清两代销毁,我们无缘见到更多蒙古义军的事迹,只能根据现有的史料来推测当时的情况。】

  冯国用眉头紧皱,“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怎能如此粗暴的毁掉前朝的史料?”

  李善长抬眸,“欲灭其国,先去其史,倒是心狠。”

  朱元璋啧了一声,“老刘这事儿干的不地道,蒙古草原的史料和他有什么关系?怎么就不能见人了?毛病!”

  第34章

  朱元璋等人打心底里认定将蒙古人赶出中原的大明王朝是刘福通建立的, 说道起来丝毫不留情面。

  毁掉人家的史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儿,老刘敢干他们为什么不敢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