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1 / 2)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沐小青在家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放学回去就是表演节目,这个姨姨过来让他背首诗,那个伯母过来让他打个拳。

  唉,就算穿越也逃不过家庭聚会表演节目。

  与此同时,朱元璋朱大帅在太平可谓是如鱼得水,就算郭天叙和张天佑都过去了也不耽误他的好心情。

  军纪严明好处多多,士兵不去骚扰百姓,城中百姓很快被安抚下来,主动来投的儒生更是出乎他的意料。

  意料之外的惊喜,比事先能猜到的更令他欢喜。

  他麾下能打的武将很多,但是能出谋划策的谋士却没有几个,只要别在他面前勾心斗角,读书人来多少他都要。

  带着父老乡亲欢迎他到来的太平路名儒名叫陶安,这位大儒不光识趣,还有真本事,自从他站出来这帮助红巾军安抚民众,城里原本还有些浮动的人心立刻就安稳了下来。

  最最最重要的是,陶大儒发自肺腑的认为天下各路义军起义都是为了金银富贵,只有他朱大帅是为了拨乱安民拯救天下百姓,只有他是真正能跟随的明主。

  听听听听,这话谁听了不喜欢?

  第30章

  陶安带领太平的父老乡亲欢迎保境安民的朱大帅的到来, 还在乡亲们面前为朱大帅说好话,好像朱大帅是老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真命天子,真情流露老泪纵横, 可把朱大帅给感动坏了。

  但是朱元璋也知道这些好话听听就行, 当真才是坏事。

  读书人的嘴, 骗人的鬼,说好话的时候感觉恨不得能和你好一辈子,想祸害人的时候又能兵不血刃的把人折腾的要死要活。

  他朱元璋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话能信什么话不能信。

  陶安真心觉得他是明主那最好不过,要是迫于压力装傻说假话也没什么,只要能帮他安抚百姓治理太平,别的都不重要。

  那人在太平路德高望重, 有他那些“顺天应人”“拨乱安民”的说法在, 红巾军就更容易得到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百姓觉得红巾军好, 他们还愁朝廷反攻吗?

  陶安就任幕府参军后踏踏实实的帮他出谋划策招揽人才,在稳定民心的事情上功不可没,这就够了。

  只乐意听好话的那是昏君,他是个清明的好大帅,不会被甜言蜜语蒙蔽双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