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1 / 2)

  郭天叙是郭大帅的亲儿子,还有郭天爵、张天佑等人在,在军中的支持者并不少。

  而滁州和州的兵大部分都是他朱元璋收编的,他手下也有一帮只愿意跟着他干的兄弟,这么一看,他们俩要闹翻就只有分道扬镳一条路。

  打是不可能打的,都是自家兄弟,打起来太伤情分。

  郭天叙只是没能力,他不是傻,朝廷的官还没死绝,他们这个时候分道扬镳无异于自寻死路,就是心里再不乐意也必须和他维持哥俩好的表象。

  群龙无首不是好事儿,他们自己争来争去又伤情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和他们都没有关系的第三方来选大帅。

  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他们打出的旗号是宋室正统,左看右看就他们最合适,不找他们找谁?

  他虽然不太甘心受制于小明王,但考虑到对方现在势力正盛,他也不是不能借对方的威势来站稳脚跟。

  不就是用小明王的龙凤纪年吗?他用就是了!

  韩林儿大封百官,以杜遵道为丞相,以刘福通为平章,傀儡小皇帝麾下两个权臣,俩人不干起来才怪。

  老李说的对,乾坤未定,神迹提到的事情都是后世之人从史书记载中扒拉出来的,真真假假谁都说不准。

  神迹第一次出现之后他就悄悄派人打听情况,天音提到的姓名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记下来,别管有用没用,总之有备无患。

  刘福通麾下的明军将蒙古人赶出中原,这么个人物想不关注都不行。

  韩山童还活着的时候,刘福通和杜遵道是他的左膀右臂,杜遵道是文臣之首,刘福通是武将头头。

  刘福通的出身不用多说,贾鲁开河故意冲了他家祖宅,他一怒之下就跟了韩山童。

  和刘福通相比,杜遵道的来头可不一般。

  那家伙以前在大都当过官,还是伯颜手下的官儿。伯颜排斥汉人排斥到那种地步,杜遵道能以汉人的身份在他身边做官,足见这人有多大本事。

  老杜在伯颜身边待过,大概那时候就知道元朝已经是块救不回来的朽木,没过多久就辞官回乡搞事情。

  韩山童想造反,他也重开日月换新天,再加上一个一心想报仇的刘福通,仨人一拍即合,这个造反小团体就拉起来了。

  说实话,老杜这说干就干的劲儿他是服气的。

  李善长之前就说过,韩山童他们能打出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的旗号,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

  如果没有猜错,那个高人就是杜遵道。

  老杜本事很大,但是有一点不好,他爱多管闲事,别管事情归不归他管,只要让他看见他都想插一手。

  如果韩山童还活着,有韩山童压着,他这什么事情都想插手的毛病可能还没那么明显。

  现在韩山童已经死了,小明王韩林儿在他面前矮一头,他已经是大宋的丞相,难道不应该所有事情都归他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