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35(1 / 2)

  沐青没有说话,只是熟练的捂住嘴巴。

  朱文忠:……

  行吧,他明白了。

  难怪这小子有几天闭着嘴巴不说话,原来是撞上这种场面被叮嘱了不能说话。

  朱文忠过了刚开始的紧张劲儿,兴致勃勃的蹲在小老弟旁边仰头看光幕,他们说话的这点时间,视频的前奏音乐也放完了。

  光幕里的声音和上次一样打完招呼直接进入正题,一点废话都不多讲。

  【范孟,一名范梦端,河南杞县人,元朝河南省台小吏,也能尊称他一声大元掘墓人。】

  【之所以称他为大元掘墓人,不是因为他打上大都或者刺杀皇帝,恰恰相反,他的搞事范围没有离开河南行省,但是却为十几年后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在介绍狠人范哥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元朝的官僚体制。】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内,官和吏有着明确的分界线,简单点来讲就是体制内有编制的公务员和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前者有政治前途,可以一路高升当大官,后者没有任何政治前途可言,脏活累活你来干,论功行赏靠边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元朝和其他朝代不同,大元的官和吏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因为大部分蒙古人的汉化水平不高,所以他们选官并不十分依赖科举考试,很多蒙古官员甚至连汉字都不认识,但是依旧可以出来当大官。】

  【纵观整个元朝,从吏转成官的人比正经科举考试当官的人多很多,以至于很多有门路的人不去考科举,而是十一二岁就开始在衙门当小吏混资历,这样时机到了就能以合同工的身份转正,不用再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和其他人挤科举考试的名额。】

  【范哥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他从小就开始在衙门里当小吏,脏活累活什么都干,见谁都得陪笑脸,如此熬了二十年才终于拖好友的关系从县衙的小吏转为河南行省的候补官员。】

  徐达摸摸脑袋,戳戳旁边的汤和小声问道,“老汤,你知道这个范孟是谁吗?”

  天音上次讲的是大都的皇帝,他不知道皇帝叫什么名字,但是他知道大都有皇帝,怎么这次讲的人他连听都没听过?

  河南省台小吏?这也能尊称大元掘墓人?什么小吏啊这么大本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