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 / 2)

  【但是别忘了,这是一个王朝的末年,矛盾远不只明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至正五年,锅哥遣官奉使宣抚,派钦差大臣当各地监察地方官。这些钦差大臣的权力极大,只要他们认为地方官有罪,“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民间一切兴利除害之事,悉听举行。”】

  【如果钦差大臣都是公正廉洁的好人,让他们手握大权自然没问题,坏就怀在这些钦差里只有少数几个是干实事的,绝大部分都是和地方官狼狈为奸的佞臣。】

  【钦差抵达地方之前,百姓“皆若大旱之望云霓,赤子之仰慈母”,真正见识了钦差的所作所为,却变成了“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地方官在民间搜刮一波,喂饱了钦差还能养肥自己,只有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徐达黑着脸骂道,“呸,狗皇帝狗大臣都该砍了脑袋喂狗。”

  花云附和道,“老徐说的对。”

  这回连老朱都没发表意见,“狗皇帝狗大臣都该砍了脑袋喂狗”的发言全票通过。

  嗯,很符合他们反贼的身份。

  【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元朝的灭亡,锅哥很大程度上就是个背锅的,腐败的朝廷已经无可救药,他励精图治也好躺平摆烂也罢,对走向灭亡的元朝来说都影响不大。】

  【至正四年之后,中国进入灾害多发期,中书省管辖的腹里和河南行省受灾最为严重。黄河夺淮入海、饥荒频繁、瘟疫爆发、百姓流离失所,连大都都没能幸免。】

  【史书记载,“饥民云集京师,都城内外,呼号丐乞,僵仆不起者相枕藉。”】

  【锅哥急的不行,又是下罪己诏又是重新起用脱脱,如果有人告诉他从城墙上跳下去就能挽回元朝的颓势,他估计会毫不犹豫的往下跳。】

  【天灾连绵,天下动荡不安,民间的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大乱一触即发。】

  【脱脱复相后试图力挽狂澜,黄淮大片洪涝,江南海运受阻,朝廷财政匮乏,他为了筹集治河经费变更钞法滥发纸币,然后派贾鲁征调十几万民夫治理河道,还派了两万军队进行监管。】

  【时人讥讽道,“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当时还有首非常有名的小令写道,“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千万。”】

  【开河和变钞这两件事后面会出一期详细解释,总之就是,不管脱脱本意如何,这两个措施都成了引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成了压垮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正十一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刘福通等抓住这个民怨沸腾的机会,一面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散布民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他们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河道上,干活的民夫挖出石人大惊失色,情绪酝酿到位,元末农民大起义在这一年正式爆发。】

  【这次起义的声势大到什么程度呢?有史书为证,“寇起淮南,凡浙西、江东南、湖南北,以闽、蜀之地,凡城所不完者皆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