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动65(1 / 2)

山口幸子的失败,给大岛二郎当头一棒。他不能接受这一样的事实。他气急败坏。就在这时,一名属下敲门前来禀报事宜,结果让他直接臭骂一顿,弄得属下莫名其妙,只好退出了出去。连日来,他情绪很不未定,性格特别暴躁,看什么东西都感到不顺眼。他很自负,原来,自己从来就没有失败过,没想到,一来中国就碰了钉子。他两眼恶狠狠地看着蹲在地上,日夜守候他的“大川”。这“大川”可是他一手养大的爱犬。它跟随大岛二郎已经多年,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要戴上它。可以说,“大川”已经变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此时,大岛的眼里放射出的是道道绿光。猛然间,他拔出三八盒子,对着“大川”“啪啪”就是两枪。“大川”“嗷嗷”惨叫了两声,最后惨死在了他的面前……随即,他又重新策划,卷土重来。这次,他采取了更加隐蔽的策略。

他先给扬州和南京的“樱花社”分社发去了密电,把自己的计划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客栈失火案发生后,特派员更加觉得,护送凤鼎之路处处充满了凶险,必须加快速度,全力以赴赶往首都,尽早完成这项特殊的任务。

客栈失火的事情,特派员仅对“刘梦蝶”只是怀疑而已,始终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但是,并不意味着特派员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刘梦蝶”的秘密监视,相反,他处处堤防、小心谨慎,他叮嘱郭峰、孙剑等人时刻注意“刘梦蝶”的动向。一旦发现形迹可疑,就可以就地执行。失火的事情已经过去,特派员觉得没有必要在此事上再做纠缠。因为那样做很不值得,那样做不仅耽误了时间,耗费了精力,而且会误大事。对于特派员和护送队来说。护送凤鼎等国宝,确保它们的安全,那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至于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特派员下令继续前进。

为了记取前几次事情的教训,这次在出发之前,特派员特地把护送队所有的人召集在一起,他目视大家,语重心长地说道:“护送队的各位同仁们,面对日寇咄咄逼人,国民政府把护送凤鼎等国宝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因此,大家重任在肩,要对民族、国家和子孙后代负责,安全护送这些国宝抵达南京,我们义不容辞。大家也看到了,自从我们出发以来。路上遭遇了许多起不测事件,这说明,日本的特务早已经盯上我们,他们随时都要制造混乱和麻烦,其目的就是要阻挠我们,干扰我们的行动,别有用心的破坏我们‘零点计划’。凤鼎等国宝,那是我们老祖先传下来的,决不能让其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为了顺利的完成这项任务,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打起精神,提高警惕。严防日本特务破坏干扰。同时我在这里宣布一条纪律:如果出现了内鬼,与日本特务狼狈为奸,一旦发现,任何人都有权就地处决。这些人吃里扒外,他们是汉奸,是民族和国家的罪人。对这样的人,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特派员的一席话,及鼓励了大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同时也给护送队的每一个成员敲响了警钟。护送队的队员们,意识到了自己肩上所担的担子有多重。同时。特派员刚才的一些话,也让“刘梦蝶”感到惶恐不安。她尽管尽力的掩饰自己的情绪,但是,还是胆战心惊,心跳明显加快,她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下一步的行动,特派员显得特别谨慎。为了安全期间。特派员派石林浩和楚云打前站,尽一切努力取得与当地政府和军队的当地政府和警察的大力配合,每到一个地方,都希望军警开道,政府迎接,做到环环紧扣,万无一失。

对于特派员这样的做法,郭峰他们并不十分赞同,他认为,这样一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此事,是本来秘密的计划大白于天下,那会对凤鼎等国宝带来许多新的威胁。可是,特派员确认为,之所以惊动沿途的政府和驻军,就是想借助这些力量为凤鼎等保驾护航,以免发生不测。

一切按照计划如期进行。护送队在艰难行进着。特派员问身边的楚云道:“我们已经到了何处?”

楚云翻开地图,他指着一个小点说道:“镇江”。从地图上看,镇江距南京已经十分近了,他就在南京的东面。刚进入镇江,特派员就听到街上有数名报童在喊:“号外,号外,《何梅协定》签订了,华北门户被打开!”听到喊声,特派员十分震惊,他立刻从报童手中买了一张《中央日报》,只见上面的确刊登着《何梅协定》签订的消息。他愤怒至极,悲愤地说道:“东洋倭寇,欺人太甚!”他心里明白,此协议一旦签订,华北门户洞开,平津就难保。特派员心里很庆幸,凤鼎文物已经运出了故宫,否则,那将命运多舛。凤鼎等国宝可以躲过一劫,可是,这次文物南迁,并不是故宫博物院全部国宝,一部分的文物“留守”在故宫,对于它们的命运,真令人堪忧。报纸上说,面对日本的紧逼,国民政府进而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再将一部分文物实施西迁,旨在给日本人留下一个空故宫!

就在特派员阅读《中央日报》的时候,突然,他接到了一封电报。这份电报是国民政府文物南迁委员会打来的。打开电报,特派员看到上面清晰地写着这样一行文字:“护送队目前已行至何处,一路上国宝是否安全。望诸位精诚团结,加快行进步伐,早日完成此项任务,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原来,特派员护送着国宝走出北平城后,南迁委员会对此十分关心,不时地了解护送队的进展情况。有一段时间,没有了护送队的消息,南迁委员会不免有些担心,总害怕出现以外的差错。读完电报,特派员感到一阵紧张,立刻感到了身上的压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