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粒子加速器377(2 / 2)

“而且需要的是非常大,非常高能的加速器,最好比欧洲的LHC(世界最大强子对撞机)还大。”叶长思紧随其后补充了一句。

“这个过程不能省略,除非我们获得了最直接的核聚变装置图纸以及建造技术,但要是想真正掌握它,还是需要加速器。”

“……”

说到加速器林炬马上就懂了,基地搞不起。

粒子加速器这东西的耗资太夸张了,欧洲建造LHC花了整整210亿欧元,而且这鬼东西维护和能耗极为夸张,启动一次少则几亿多则十几亿,电功率堪比小型城市。

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直径8.6公里,周长27公里,比它都大的加速器,真的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完成。

所以说当年老杨上书不建议国家搞加速器呢,既没有收益还极其昂贵,对于那个时候的国家来说实在是耗费国力又没有回报。

就算国内物价更低,恐怕也至少要投入1000亿才能干成超大的加速器,而航天军事等方面已经相比原世界增加了几千亿支出,再弄个加速器项目实在是太为难了。

再说了,怎么说服上面花如此大的代价干加速器呢?

好在叶长思主动说道:

“这本书的理论价值非常高,我们暂时不需要急着开展聚变计划,仅仅是前期理论研究就需要不短时间,也用不上那些超出时代的设备。

但我还是有个建议,增加核科学家人数到100人以上,另外看看我们能不能参与到EAST里去,至少不是纯理论研究可以收集一些数据。”

程南开:“我的意见也差不多,而且坦白说现在有能力开展研究的只有老叶,至少需要三名左右A级以上科学家才行,高能物理领域需要的是绝佳的天才。”

“唔……”

林炬很理解,最前沿的物理学需要的不是数量,一个百年不出的天才比100个科班出身的科学家还有用,它需要的是一颗绝顶聪明的脑袋和创造力,这种人才完全是靠运气发掘。

而国内……林炬突然想到了琼州碰到的虞院士,他其实就是聚变领域的超级天才,还有老杨也是,但他们的年纪都太大,很难再进行高强度的科研工作。

只能希望什么时候再完成系统任务,把爱因斯坦、波尔、费米或者是两钱这样的超级大才送过来,才有希望进行这些普通人连理解都困难的物理学探索。

或者是系统大发善心给出A级技能卡,林炬猜测前进号空间站或者登月肯定算重大成就,要是有这样的奖励就好了。

虽然叶长思坦率的解释了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对于基地来说过于复杂,但林炬还是被核聚变的前景弄得心痒痒,毕竟核聚变才能让人看见星辰大海的曙光,他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本世纪内核聚变技术能成功了。

“那我们用什么办法去加入EAST?那可是国际领先的核聚变项目,以我们的身份恐怕很难界入进去。”

林炬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叶长思却只是笑着指了指程南开。

“可别小瞧自己,小程现在恐怕是科学院眼里年轻一辈最有前途的核物理学家了,让他出面肯定没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