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前夕370(2 / 2)

青山基地会先建一个固定的2000MW快中子钠冷反应堆作为验证,才会开始试制第一台NPAE样机。

按理说以基地复刻的方式是不需要进行这一道验证工序的,但基地在A100制造成功后有了新思路,计划对NPAE进行一些改进,可以将质量从3.6吨降低到3吨的同时将推力增大到20吨,性能提升约10%。

程南开推测A100与NPAE并非来自同一个世界线,刚好可以技术互补,这是一件大好事。

改进后的NPAE安装在XN90飞船上可以将飞船的最大起飞质量(地球)提高到100吨左右,载荷质量提高到25吨,提升25%。

虞院士把目光重新移向风暴号,思考着给其换装NPAE之后的样子。

NPAE是可以在大气层里启动的,两台推力就比三台A100大,也就是说如果把风暴号的三台A100换成两台NPAE,完全可以实现在地面启动一路飞上太空,实现有效运载系数超过50%的单级入轨。

原本这种设想在科学院看来完全不可能,但A100都成功了,NPAE也犹未可知。

抛开价格不谈,这两种核发动机一种用来深空航行,一种用来行星着陆,整个21世纪的宇航探索恐怕都足够了。

……

4月28日,风暴号发射前一天。

在基地的跑道上,黄绿色外皮的C832被牵引车拉到跑道上,跑道的一侧沾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他们中大约一半是基地内的人员,另一半是供应链各环节代表、各级政府人员、还有军方和航天局的人。

此时还是清晨,距离预计的首飞时间9点37分还有约两个小时。

1980年9月26日早上9点37分,运10在首都机场完成首飞,27年后,第二架全国产干线客机将在相同的时刻飞上天空。

此时蓉城的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起来,早上给人的感觉是凉爽而非清冷,但基地食堂的餐车还是提供热豆浆和牛奶。

由于间谍事件刚过不久,所有观看首飞的人员无许可都不得离开跑道范围,只能在这里等待,好在没人抱怨。

人群之中,132厂的厂长周礼中正在和盛京空技所的研究员诉说着C832的细节。

“……知道吗,前几天进了一次C832的座舱,好家伙和波音系列完全不一样,他们把航天飞机那一套搬上来了!”

“航天飞机?”

“对,我上去过坚定号参观,内部布局几乎一模一样,听说连飞控都是移植的,能完成全自动降落,布局跟开航天飞机一样的,又大又舒服,而且智能化极高。”

“我还没去过航天飞机上呢,你这么说那我一定趁早进去看看,我们好歹也生产了尾翼,C832的尾翼要求还真不低,比安1250还高。

新远的第四架安1250进度倒是有些慢,应该是其他部件再催,我们造好的尾翼放那儿两个月都还没运走。”

周礼中:“比安1250还高?不可能吧?”

“强度要求是没那么高,但处理工艺可是大进步,毕竟是频繁飞行的客机,还得大幅度减重,需要全新的表面处理工艺。”

周礼中:“真不知道为什么一家航天企业会有这么强大的航空技术造诣。”

“那倒却是,这才算什么,雪……咳咳,我先去拿杯豆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