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载人龙362(2 / 2)

现在公司的运营集体是贝尔蒙德集团,他们直接一通操作让NACA以及六角大楼拿到了10%的股份,然后参议院那边对东方国际的定义就是“一家完全面向国际的私人太空旅游公司”,免去了诸多麻烦,可以面向全世界所有客户。

不过阿美六角大楼那边还有点不满足,希望把游客的发射源分一些给“国际承包商”,也就是他们参股的太空企业,不过目前还没谈拢。

彭博社的操作就是在提前吹风,想看看反应如何。

作为太空领域的对手,一起合作运营太空酒店也很正常不是?

……

“方林,张智光,丁继华;30分钟后到训练中心门口集合!”

“是!”

507所,一名空军军官找到了正在训练的三名宇航员,让他们收拾一下行李准备出发。

其余正在训练的宇航员们也暂停了下来,羡慕地看了眼离开的三人。

作为朝夕相处的伙伴,他们很清楚这三人要去进行的是跳伞应急训练,这一般会给新人或者即将执行重要任务的宇航员。

方林、丁继华各有两次飞行经历,张智光就更不用说了是航天英雄,飞行经历已经有9次,是实打实的老资历。

而且张智光还是H2M一号乘组的队员,不过第一次飞行任务后就返回京城了,开始和另外两人的配合训练。

显然,他们就是曙光三号飞行任务的三名宇航员,给他们备份的是曙光四号乘组。

张智光在知道自己被选为指令长的时候是有些意外的,同时也有些兴奋和失落。

兴奋的是能够近距离接触月球,失落的是四号登陆任务肯定不是自己,错失了本国登月第一人的机会。

但作为有着丰富出舱以及飞行经历的宇航员,他还是很尽责的完成训练任务,即使只是绕着月球飞一飞也是很令人高兴的。

而且曙光三号任务还有一点比较特殊,就是会进行海上回收试验。

曙光飞船采用了气囊和群伞双减速,具备海上与陆地双重回收功能。

海上回收相比陆上回收更缓冲更大、允许的下降速度更大,不过比起陆地也增加了些搜救难度,总体而言各有优劣。

曙光飞船优先选择陆地回收,但曙光三号将会进行一次海上回收,这还是张智光从未有过的体验。

现在他们即将去的就是预计的南海落点海域,进行直升机模拟搜救训练。

“张哥,你之前进行过海上回收训练吗?”

问张智光的是方林,他才三十多岁,是一名载荷专家宇航员——还是京航土木专业。

张智光:“有过,神舟飞船也考虑过海上紧急着陆,里面还有一套应急求救装置,前几期专业宇航员都会,只是到你们的时候是湖里开展的,没有去海里。”

方林:“哎,真想去月球啊,我之前提了个月表的永久居住地建设方案,可惜库姆撞击坑附近不行。”

张智光:“太空武器轰击那个?那个我觉得有些太科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