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人才梯队59(2 / 2)

但郭申不打算和普通厂家那样需要什么零件,标准发出来你去做就行,我验收合格交易就完成。

新远的很多技术并不来自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一套技术规范,要想降低成本、保持质量稳定,就必须和各个供应商签订协议,以新远的规范进行生产、验收,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林炬对此表示赞同,不过他想到的却是另一件事:扩大航天供应链,是不是也意味着使更多人靠近航天,加强与太空的联系,能完成系统任务呢?

对系统提问,得到的回应是可行,而且系统给出了判断航天器是否由新远生产的标准,从数量和关键程度占比多个方面综合评定的细节,使得林炬可以清晰地划分哪些关键部件要自产、哪些可以外包。

趁着交流会结束的余温,新远召集了与他们有合作的机电产品和燃料供应商,要求推广自己的标准。

结果令林炬意外的是这些企业几乎没有拒绝都很顺畅的接受了,甚至愿意接受新远派出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升级。

几乎没有任何阻力的原因是:大部分国内企业自己的标准都很混乱,如果能把自己融入到航天产业体系,那当然是求之不得。

甚至这些供应商邀请林炬入股,半推半就下后者也没有拒绝。

最后新远排除工程师对各个供应商进行设备升级和改造,钱也是新远出,但以股份回报。

这些供应商也不拒绝,纷纷在第一时间对外宣布:我也是航天企业,我们的标准和产品比同行好,还有新远参股,有资格为国家航天工程供货哦。

供应商望风而降,供应商股价涨了,供应商名气+1,林炬还因为参股把推广标准的钱赚了回来……

这就是所谓的越有钱越能赚钱?

无意中当了一回资本大佬的林炬转移注意力,集中到系统任务上来。

他要尽自己的能力,扩大人们对航空航天的认识和兴趣。

3月,南方机械学院的开学季,学校里开始出现流言:

新远宇航动力将联合几个学校,开设航空航天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

随后校方出来澄清:这不是流言,学校已经在组织师资力量组建航空航天学院,机械系、物理系和电子工程等系的大一学生可以在下学期申请转专业,进入航空航天学院学习;

现在已经确认包括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器设计、宇航动力学、空间高能物理、航天员专业等专业,实习将在新远宇航动力公司进行,可提前签订就业合同。

林炬前天才找到了蜀川的几所高校,表示希望与他们合作,增加航空航天相关专业,扩大航天领域招生,引导更多人走向航天产业。

别人都还没答应下来在考虑呢,南机院第一时间表示:别说了,不用商量,也别组建一个专业,我直接抽调几个院系的精华师资,组建航空航天学院,以后就是我们的王牌学院啦!

原本南机院接着接连的太空项目大大提升了升重点的速度,将在2016年正式更名为南方工业大学,现在连申报的名字都改了,就叫南方航空航天大学吧!

如此舔狗做派让其他学校鄙视不已,然后也赶紧对林炬表示:虽然我们没法组建一个学院,但我们的技术力量更强,增设一两个专业完全没问题啊!

手握巨资和技术的林炬无往不利,真正体会到了呼风唤雨的感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