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出生寒微,并非耻辱。68(1 / 2)

这次代表会议一连持续了五天,这才最终票选出所有主要州的执政班底,更下一级的城镇村则是由各级州自主票选,下议院进行监督。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次代表大会的重点

工业化转型以及税改和生产资料规范性分配。

首先是工业转型和生产资料的分配。

自由化这个是不可避免的大势,米蒂亚不会去走大锅饭路线,用拥有滞后性的政策条规去运作民生行业本身就是非常扯淡的事情。

举个例子,六月份天气很热需要制冷设备,从发现天气很热需要制冷设备的需求然后上报,最后上面批复下达制造任务最后计划到达厂里。

然后厂里按照计划去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分发到市场上时很可能都他妈到十二月份去了,这时需要的是制热设备,然后又是死循环。

所以自由化市场经济是必然,但怎么个自由法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了。

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财富增长的可预见性越强,财富的分配就越是不公平。

比如当都认为房价会一直涨的时候,买不起房的人不但会失去财富增长的机会,也会越来越不可能从房子中获得财富。

除非存在不自由的市场,并主动向穷人分配房子,否则可预见的财富增加只会持续的扩大贫富差距。

而越是实现财富优越的人,就会越鼓吹自由经济,因为在自由的市场里,财富分配可以相当不自由,只对富人有利,强者恒强。

可是过于主观控制的市场显然不会有什么活力,太僵硬了,并且可以轻易的徇私。

而明确主张向穷人分配财富的做法呢?

其实也不太实际,这会打击富人的主观能动性,我赚钱你分钱,那我那么努力干什么?

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更有利于公平的财富分配?

之前米蒂亚施行下去的虚实股份制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虽然开放了自由市场,但通过虚实股份双轨制去弱化少数人的利润,将其释放给员工。

但这个释放不可以是免费的,而是员工花钱去认购共同承担风险。

比如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公司还有未来可言你就可以用市场价去购买你认购额度内的股份成为小老板。

而企业本身不得拒绝员工认购额度内的购买行为,老板自动退出这部分股份,将他的资金份额替换成员工的资金。

说白了就是让员工个体去充当米蒂亚前世的所谓天使投资人,虽然个体资金量很少,可放大到整个员工群体的话资本量就非常可观了。

而老板也可以借此分担他个人身上的风险出去,并且回笼套现了一部分收益。

除了少部分坚信自己必定会赚钱还会大赚成首富的人,绝大部分商人都是愿意接受风险分担出去的做法的。

他们不愿意的其实是收益平分~

在米蒂亚的眼中,理想的市场环境是财富不断的增长,但增长的方向难以预料。

并且财富的增长不依赖资本优势,否则无论如何都是富人恒富穷人恒穷。

那么努力的方向基本上只有两个

一是,提高穷人获得资本的机会。

二是鼓励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因为创新是不可预见的。

换言之就是让资本的流向与创新一致,让其进入薛定谔状态不可观测。

但是创新往往又需要资本的投入,并且越是重大的创新,需要的资本量就越多。

这样一来,问题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那就是资本决定一切!

所以生产关系问题必须摆在明面上来讨论。也就是

【这个资本是谁的资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