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爆炸(感谢熊藏老爹大佬的打赏)56(2 / 2)

-----------

历史上,在焚烧颐和园之际,英军第一孟加拉骑兵团的克劳伦斯·K·约翰逊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

在1902年,约翰逊返回London后,将此画拿到了大英博物馆,想让对方估价。

那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该画的价值,仅仅只是让博物馆给那个玉扣估计。

最终,工作人员将整幅画包含那个玉扣在一起,合计估计25英镑。

就这样,大英博物馆仅花费25英镑,便购得了此画,千年国宝自此流落异国他乡。

《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

原作已佚。

目前存世的,有唐代和宋代的摹本。

唐朝的摹本,原画12段,流传至今的仅存9段,宋代的那幅摹本目前在故宫博物馆内,有11段,但整体艺术性稍逊。

有学者考证认为宋摹本的后9段是临绘唐摹本而得。

所以,《女史箴图》唐摹本也被公认为最接近顾恺之画风的画作,其笔法、色彩颇为传神,成为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千百年来有序传承。

不论是从创作年代来看,还是从艺术价值考量,唐摹本《女史箴图》都更加珍稀。但它的命运可谓曲折多舛,至今仍孤悬海外、尚无归期。

唐摹本先藏于唐内廷,由于唐末战乱,此画开始流入民间,后被北宋官员刘有方收藏。

后在宋金交聘中送给金国。

金亡后,唐摹本又折回南宋,为权臣贾似道所得。贾遭籍没后,重归南宋内府。

明代时,曾被严嵩、顾正谊、董其昌、项墨林收藏。清初递经张孝思、梁清标手,后入于收藏家高士奇,乾隆年间终入清宫。

乾隆皇帝对唐摹本《女史箴图》非常喜爱,1746年将其重新装裱,钤盖大大小小37个收藏章,置于御书房案头,且在卷后画兰花一枝,并御笔题写“彤管芳”。

此后,《女史箴图》长期被收藏于紫禁城建福宫的静怡轩。慈禧太后当政时期,《女史箴图》被移往颐和园。

就是在这颐和园的1900年。

一声巨响。

把入侵的英吉利联军,炸的魂飞魄散。

距离较近的约翰逊和威尔逊两人,因为太过靠近这个煤气罐了,所以直接当场身亡,甚至被烧的面目全非。

而距离稍远一点的英吉利联军,则是被这一声巨响给震撼到了。

他们以为这是华夏的秘密武器。

沉睡的巨龙终究是巨龙,在入侵华夏这个国度的时候,他们就小心翼翼,因为一直传言,东方有神秘力量。

但是一路上的畅通无阻,让这群人放纵了起来。

想来华夏也不过如此,但今日的这一爆炸,直接又让英吉利和法兰西的联军开始重新审视东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两国的军队都没有轻易烧杀抢掠。

而是一直试探着,并且在调查那个爆炸的物品到底是何物。

后来在经过试探之后,才发现,华夏并没有任何类似那件爆炸物的出现,侵略的步伐又开始发动了起来。

已经被炸的面目全非的约翰逊,此时已经被英吉利联军收尸就地埋葬了。

他们这次入侵的军人数量本就不多,牺牲一个,那就是巨大的折损,所以既然牺牲了,也要好好安葬遗体。

只是这些收尸的人,并没有发现,

原本约翰逊悄悄私藏的一幅画作,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与此同时,

2023年的大英博物馆内,一幅被展藏的来自华夏的文物《女史箴图》,也在一瞬间便消失不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