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周章玉玺?48(2 / 2)

------------

秦氏博物馆内。

秦洛等待的有些焦急了。

12个小时了,这是系统邮寄回礼最慢的一次了。

还有十分钟,就到了。

【武则天特产已回寄,请宿主查收】

呼!

到了最后一刻,终于传来系统的提示音,秦洛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本来还怕系统不靠谱了。

现在是闭馆时间,已经晚上8点钟了,博物馆里空荡荡的,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

“卧槽!”

等秦洛找好位置,看清了武则天回寄的特产之后,瞬间就不淡定了。

玉玺?

再看上面的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还不是让他震惊的根源,因为所有的玉玺都是刻的这些字。

真正让他震惊的,是底部可得字。

有六行文字,分别是“大周皇帝之宝”、“大圣皇帝之宝”、“大明皇帝之宝”、“大顺皇帝之宝”、“大圣明顺皇帝之宝”和“圣神皇帝之宝”。

“这是武则天的玉玺?”

他原本以为会是唐朝的玉玺,那就已经足够珍贵了。

但是现在一看,不是唐朝的玉玺,而是武周的玉玺。

武则天在690年正式称帝时,下诏改国号为“周”,并且“制新玺,以白玉为之,重六斤”。

这个玉玺,又被称为“周章!”

周章是华夏历史上最重、最大、最华丽,也是最独特的一枚玉玺。

1958年,武则天的古墓乾陵在今天的陕西咸阳乾县北部被几个农民用炸石炸了出来。

只不过一直到现在,除了初步的一些外围挖掘,乾隆并没有被真正的挖掘。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允许完成这个规模的挖掘,另一方面,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阻止了继续挖掘。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历史都挖掘了,那我们的后人干嘛?要留一些政绩给后人!’

所以直到今天,乾陵都没有被挖掘。

秦洛异常震惊。

武则天的玉玺,难道没在乾陵之中?

或者说,武则天有两枚玉玺?

要知道,现在真正武则天流传下来的文物,全世界只有一件半。

一件呢,是武则天金简,这份文物据说是在1982年5月21日,由一位名叫屈西怀的农民,在登封嵩山峻极峰北侧的一个石缝中发现的。

当年,屈西怀还是一名小哥哥,5月21日那天,闲得无聊,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山上滚石头玩,无意间,发现了石缝中的金简。

发现金简后,因为少不更事,他以为那只是一张别人丢弃的用来包点心的黄纸片儿,之后经过研究琢磨,他发现那应该不是纸片儿,应该是铜片儿,后来被村里的文化人看到,说可能是一件文物。

消息迅速传了出去,随后就有文物贩子到村里来找他,甚至开出了5万元的天价,要买走金简。

面对诱惑,这位小哥哥犹豫不决,转眼到了晚上,他入睡后噩梦连连,梦中都是血迹斑斑的场面。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就没有答应文物贩子。

之后,当地政府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就把金简捐献给了国家,他也因此得到了1500元奖金,为自己盖了间新院。(1500元盖座新院,所以可以想象,当时的5万元对于屈西怀小哥哥是多大的诱惑,但是他顶住了,要不然这金简还不知道会流落到哪里去。)

此后,国宝金简,辗转到了河南博物院,我们便有机会得以观赏。

还有半件,则是说在敦煌莫高窟第17号洞窟,出土过一张武则天手抄的小篆《金刚经》,只是这份《金刚经》后来被偷到了法国,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

当时唐朝确实盛行手抄经书,但有人说,这份《金刚经》是武则天令其他人抄写的,并不是武则天的亲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