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宋朝堂之乱38(1 / 2)

宣和七年。

公元1125年8月。

金国以张觉事变为由南下攻宋。

宋国朝堂之上。

“官家,金贼狼子野心,我大宋军力无法对抗,只有求和才能换取一线生机,等到了夏日,金军忍受不了中原炎热,自然会退兵!”

“是啊,官家,我们只要答应和金国求和,汴京城便还是我们的汴京城!”

“臣附议!”

“官家,求和吧!”

以白时中、李邦彦为首的中枢力量,全都主张求和。

这两人贵为尚书宰相,但其实背后都有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蔡京。

此时的蔡京已经是第四次拜相掌权,他已经老眼昏花,没有任何抗击金人的想法,满脑子都是割地赔款。

而诸如李纲等人,此时并未在朝堂之上,他们正在北线筑造防线,以此抵御金军的进攻。

现在的朝堂之上,可以说全是投降派,甚至你想找一个主战派都找不到。

宋徽宗赵佶坐在大殿之上,他的脸低的很深,看不清脸上在想什么。

他内心充满了惊惧。

说到才情,宋徽宗其实是有一些的,而且宋朝当时有一个规定,就是皇帝不准杀大臣,就算犯的错再严重,也不能杀。

这就导致宋朝其实大部分皇帝本心还是偏善良的。

无非就是懦弱了一些。

但宋徽宗昨晚一夜没睡,他做梦,梦到太宗给他的一封信。

当时的宋朝尊崇的还是儒家思想,君臣父子,祖宗之法,这都是他们非常在意的事情。

甚至孔家也是从宋朝开始被封为衍圣公的,可见宋朝对文人的重视程度。

这个原因或许也和宋太祖赵匡胤有关,他们整个老赵家都是靠着军队起家的,然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又非常依赖文人。

“吾观赵氏江山岌岌可危,后世之人切记遵此遗诏!”

他记的很清晰。

梦中他见到了太宗皇帝,太宗皇帝给他写了一篇《论宋金之战初期》,明确的说了现在的局势。

还有包括现在大殿之中的童贯、白时中、秦桧等人,太宗说这些人全都是奸臣。

都是要亡我大宋江山的罪臣。

而太宗说的那些忠臣,除了李纲自己知道,剩下的那些人,他竟然连听都未听闻。

所以在昨夜,他特意安排殿前司侍卫做了调查。

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宗泽只不过是一个通判,而赵鼎更只是一个县令罢了。

太宗竟然让自己重用这两位。

还有岳飞、韩世忠几位,因为时间太赶,殿前司现在还没调查出来。

那估计比县令还要小吧。

“到底听不听祖宗的话?”

赵佶陷入了纠结。

他自然知道现在金军一旦攻克河北、河东之地,到时候就会一路南下直指汴京。

但是他真的很慌,打仗,他不会啊。

他甚至想把皇位传给太子了,自己当个太上皇练书法去,让儿子操心去。

但祖宗指令就在他脑子里盘旋。

“众卿,如果我们抗金,有几成胜算?”

赵佶缓缓抬起头,看向前面的朝臣,他在想,这些人,能不能给自己分析一下。

而此话一出,大殿之中,瞬间陷入了吵闹之中。

“官家,万万不可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