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李白与爱猫的陆游(1 / 2)

公元756年。

唐天宝十五年。

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韦子春多次邀请李白出任永王李璘的幕僚。

“永王的理念与我多不谋而合,我若随永王举事,永王一定将自己当作谢安,而自己也一定可以将敌人杀的片甲不留!”

李白已经意动要加入永王阵营了,他希望建功立业从而实现自己平生的夙愿,接济百姓安抚社稷,然后自己功成身退,留的美名垂青史。

可李白不知道的是,最终永王大军也会被列为叛军,他名垂千古的愿望又再次落空。

李白这一生啊,都渴望建功立业,但除了写诗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做的任何事似乎都从来没有成功过。

从最初以商人之子的身份想要入长安为官被拒之后,他的一生就是颠沛流离。

而反观自己的好友高适,现在似乎已经是做了大将军了。

这一次,自己又和好友走了两个相反的路,高适选择了太子亨的阵营,太子亨据说已经称帝了,而自己却觉得永王更加有帝王相。

都是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永王并不比太子差,他坚信,这场安史之乱,最后会被永王璘平息,而自己也会在晚年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只是可惜,现在自己的身边,已经没有几位好友相伴了。

年轻时,自己那是好友遍布天下,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群人呼朋唤友、结伴而行。

到老了,自己反而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这时候,李白又想到几年前,一位叫秦洛的友人给自己送的那几斤酒,那是他这辈子喝到过最烈也是最美味的酒。

可惜后来,自己找遍了两淮之地和长安城,都没找到这位秦洛的踪迹。

如果能在今天,再喝到那种酒,此生怕也无憾了。

不过即使没酒,他也几乎决定了,追随永王,建立功业。

------------

公元118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

此时的南宋仍然四面皆敌。

北有金朝虎视眈眈,西有夏国蠢蠢欲动。

而此时的陆游已经64岁高龄,他这一生被罢官再被启用来来回回数次,而这一次,他是彻底的辞官回到了老家,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

这一天,陆游刚从沈园回来。

沈园是他这一生最痛的地方。

这里曾是他和表妹唐琬的定情之地,也是后来他见证唐琬与他人定情之地。

表妹唐琬是他一生最痛苦的回忆,年轻的时候,因为母亲的阻拦,唐琬离自己而去。

到现在,那首《钗头凤·世情薄》还刻在沈园的墙上。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可是唐琬早已离世。

回到家中后,陆游的几只猫就迎了上来。

冲着他喵喵喵地叫个不停。

“等一下,待会再喂你们几个小家伙!”

辞官之后的陆游或许是太过寂寞,他喜欢上了养猫,猫咪通人性,虽说有时过于调皮,但也让晚年的陆游多了几分乐趣。

陆游在后世比较出名的诗还有一首,就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首诗里,有一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但是当时作这首诗的时候,在前面还有一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