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送别46(2 / 2)

其余两公也是高呼,快快唱来,洗耳恭听!

只有秦郎中,面带微笑不发一言。

仔细看,是他的脸僵住了。

出丑了,今儿要出大丑!

秦郎中作好了出大丑的准备。

蓝泥清清嗓子,任凭那伤感的笛声侵袭,看着不远处缓缓驶离的马车,长亭外一群人注目挥手。

既然凡尔赛,那就来个大的。

歌声响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一曲唱完,蓝泥回头,众人皆醉于送别。

此情此景,晚风吹着亭外的杨柳,不远处的儒生吹奏的笛声越来越低,变得断断续续,周围的景色与词曲完全融为一体。

如果说别的学子是事先准备的话,蓝泥的词曲完全是即兴而做。

其间的差距就太大了!

一开始,原本藏着见鬼了的表情的秦郎中早已忘了蓝泥不会诗词的担忧,与李石元双双沉浸于送别的伤感之中。

俩人不知不觉已是泪流满面,两双大手也紧紧握在一起。

蓝泥看了不知怎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我抄袭的,抄的还是一位佛门高僧的作品,如果因此让你们弄了背背山,我这罪过太大了!

对不起李大师不说,还亵渎了佛门,同时坑害了两位当世大能。

过了好一会儿,众人才在词曲的意境中醒过神。

杨公长长叹息后说道:“原本为敬时可惜,一身才华埋没于陋室,如今看来未必,单单有这么一位徒弟,足矣!”

“可有词名?”郑公问道。

“有,送别。”蓝泥回答。

“采玉,谢谢!”李石元起身郑重行礼道谢。

余人无不羡慕,李石元之名将与送别一词流传后世。

“名字改改,既然是送文琪兄的,应该加上他的名字。”秦郎中说道。

“那就叫(送李石元归乡之别),如何?”蓝泥明了老头的意思。

“好你个李文琪,不但名显今朝,随着此词此曲,李石元之名可传年!”郑公笑呵呵地道。

“采玉,谢谢了!”面色激动的李石元拍着蓝泥的肩膀再次感谢。

在场之人都知道诗词的威力,好的诗词流传千年不在话下。所以文人都热衷于诗词创作。

李文琪走了狗屎运,回乡之前竟有如此好运!

“李大人,不用谢。”蓝泥回道,我只是搬运工,你应该谢的人是李叔同。

“喊师伯。”李石元嗔怪道。

同时解下腰间玉佩递给蓝泥。

“师伯的一番小心意,莫要拒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