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知道忍得多辛苦吗?339(1 / 2)

   在“邲之战”后,晋国发现了两个事实。

   第一个:晋国君臣清晰知道内部有太多坑货,不将那些坑货解决掉的话,哪怕是军力再强大,与楚军争锋一定会被坑了。

   再者言,晋国的军力其实并不比楚国强大,乃至于是差了不少,尤其是在可征召兵源方面。

   第二个:中原的盟友并不可靠,有太多的诸侯国压根就是墙头草。

   这个事实晋国君臣在齐国的霸权衰弱中早该发现,他们或许已经看到,可是并不感到重视,正在吃忽视现实的亏,想方设法进行弥补。

   现如今的晋国正在进行调整,各大家族明知道晋君獳会有很多大动作,无法扭成一股绳进行阻止的同时,其实也想看一看晋君獳的改革能够做到哪一步,导致各大家族表现出抗拒中又进行配合的矛盾局面。

   晋国之所以在戎国有动作,提议出自栾书。

   研究局势很久的栾书,他看到了秦国以及齐国对晋国的牵制,认为晋国也应该在南方选择一个国家来进行扶持,再让自己扶持的国家去牵制楚国,乃至于那个选定的国家能够与晋国夹击楚国。

   在诸多选项中,郑国、宋国都不合适,杨越、干越、淮夷等等一些异邦显然可以观察,最为合适的扶持对象却是楚国的死仇吴国。

   栾书的提议得到晋君獳的赞同,只是现如今的晋国不能主动去招惹楚国,怕的就是再一次与楚国展开大战又输了。

   如果晋国再输给楚国一次,不止是会在实力上出现受损,举国上下的心气也将遭受重创,想再登上霸主宝座势必就要变得更加千难万难。

   因此,晋君獳认为还是按照商量好的既定步骤进行,也就是拉拢中原诸国站在自己这一边,给予跳得最欢快的齐国重创,完成以上目标之后,想做什么再去做。

   栾书知道晋君獳是对的,晋国没有在中原称霸,压根就无法南下与楚国争雄,只能耐心地进行等待。

   事实上,栾书也就与晋君獳奏对中提出设想,很清楚没有马上实施的空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