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鲁国要倒霉了?239(1 / 2)

   晋国君臣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想挽回颓势,原因是中原好多诸侯国悖盟,纷纷倒向了楚国,承认楚国为新的霸主,并且开始进行上贡。

   在这一场争霸战争中,晋国和楚国是谁强一分,必将让对方感到难受,想要千方百计地赶上。

   失去了一些诸侯国进贡之后,晋国的年收入下降了二成左右,别看只是二成而已,其实总量的数额足够庞大之下,二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国君一般有两种车驾,一种当然是战车,另一种则为广车。

   两种车驾挺好进行区分,战车和广车都是用四匹马来拉动,只是广车的车体比较大,车上会有一些雕刻,还多了一个放置大纛的车辕。

   大纛是什么?说是旗帜却看不到旗面,它用一些动物的皮毛、尾巴和翎羽制作而成。一般是某国君主曾经亲自猎杀的猛兽,加上从敌国缴获的大纛联合制成,上面的皮毛、尾巴或翎羽越多越华丽,基本上代表着历史越加悠久,出明君的次数也比较多。

   因为是国君的战车,战车组的成员就多了一人,也就是晋君獳并不兼任车左,那么就是战车主将、戎左、戎右加御戎的配置。这样一来,战车就要加大体积,免得四个人站上去会显得拥挤。

   楼令在得知郤至便是戎左之后有点意外,原因当然是之前根本不知道郤至担当戎左这回事。

   由于国君在侧的关系,楼令和郤至并没有多讲话,他们手持自己的武器安静站在车上,摆出护卫晋君獳的姿态。

   队伍开拔出城,过居民区的时候,道路两侧站或跪着许多人。

   站着的那些人是“国人”或有大夫爵、“士”、“徒”身份的人。

   跪着的则是仆、或奴、隶。

   来到城外,城门边上有着一队甲士,他们的数量约是一百五十。

   并不是所有身穿甲胄的人都属于甲士。

   所谓“甲士”一般身披重甲,并且不止穿一层甲,外面肯定是防护力最好的甲胄,里面还会再穿上至少一层甲。他们身穿重甲之下不一定要身形灵活,主要是能够身披重甲走多少里的路又能作战多久为标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