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两军阵前211(1 / 2)

   第一次派人宣战,对方分分秒秒认怂。

   郤至没有直接下令全军开拔,直扑狐氏的主营所在,第二次派人前去宣战。

   后面这一次宣战,郤至派去的人不讲其它,从狐氏出奔之后屡屡侵扰晋国边境,再确认果然不堪教化,什么都别再啰嗦,赶紧尽起劲旅等着晋军来讨伐。

   晋人蛮横,表达的态度就是狐氏不想打也得打,反正下场都差不多,狐氏只能是选择打了。

   “禀告世子,狐氏之主接下宣战,并对我方宣战了。”

   郤至立刻看向帐内众人。

   这已经是距离郤至第一次派人前去宣战之后的第六天。

   为了一个宣战,双方纠缠了六天,认真算肯定是贻误战机了。

   只不过,谁让当代就是这么一种情况呢?

   按理来说,中原列国跟游牧族裔根本不用讲规矩,问题在乎狐氏不是纯粹的游牧族裔,他们是在晋国遭到迫害出走的诸夏苗裔,没有能力筑城也就过上了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

   当前的时间阶段比较奇怪。

   半游牧半农耕的势力或国家挺多,晋国西边的秦国就是一个游牧人口比农耕人口多的诸侯国。

   一个叫“廧咎如”的势力尽管是赤狄人,他们却是全员过上了农耕生活。

   所以不算血脉之分的话,单纯用游牧或农耕来定义,真的会搞混淆了。

   即便是晋国,其实保持半农耕半游牧的家族并不少,放牧规模最大的家族就是赵氏,他们家族的四成人口还保持着逐草而居的生活,乃至于收拢了不少狄人,甚至是养了一支白狄部落专门来负责为家族进行牧马。

   双方分别向对方宣战,以流程来论才是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传我号令,全军开拔!”郤至下达了军令。

   当天,晋军拔除了栏栅与营帐,部队径直向着狐氏的聚集点而去。

   由于双方的距离本就不远的关系,晋军大清早开拔出发,临近正午时分就与狐氏相隔不足一里相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