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是时候该修武德了170(1 / 2)

  选贤选能那一套。

   这就是所谓的远近亲疏,尤其是在春秋时代。

   在春秋时代搞什么选贤选能?不用太久远的以后,再隔不到一百年的鲁国就给出了教训。

   一名叫阳虎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快速上位,他是季孙氏的家臣,然后架空了时任家主和鲁相的季孙斯,成了鲁国实际上做主的人。

   如果不是阳虎的野心太大,再来是情商太低,说不定可以取代妫姓田氏,作为首个唱一场“阳氏代鲁”的大戏出来了。

   而在更久之后,什么外戚弄权,或者权臣当道,把戏简直不要太多,无一不是在诉说所托非人带来的下场。

   起码在春秋中期,家族内部夺权的事情发生得极少,维护主家统治才是被认可的普世规则。

   这样一来,楼令哪怕是想要选贤选能,首先要将自己最可信的班底培养起来,有办法来对“外人”形成制衡。

   连最基本的制衡都搞不起来?哪来的胆子敢将权力交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啊!

   楼令看向已经消停下来的一众孩子,他们正在按照身高被监督着排队,有了“徒”身份的人会进行挑选,孩子将根据身高被重新划分营区。

   不用年龄,原因是那些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几岁,只能是用身高来甄别。

   楼令转头看向正在书写什么的林姒,说道:“再抽调一批妇女过来,最好是有生育过的。”

   好多人误会春秋时代是用刻刀在竹简上刻字,其实真没有这么一回事。

   毛笔在诸夏文明很早就已经出现,战国时期的蒙恬只是对毛笔进行了改良,并不是他发明了毛笔。

   而之所以有刻刀,它是在毛笔写错字之后,用来刮掉竹简上的错别字,好重新进行书写的一工具,真不是用来在竹简上刻字用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