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占小便宜,吃大亏70(1 / 1)

  ”地是“蒲”地的下辖区域之一,“蒲”的城主由郤至担任,生活在“楼”地的楼令按照归属确实是归到了郤至治下,成为郤至众多的附庸之一。

   因为生活在哪片区域而成为某个家族附庸的关系,讲实话其实显得并不靠谱,某天辖区换了新的主官,与旧有主官的统属关系也就解除了。

   真正靠谱的附庸需要签订契约,正式纳入某个家族,受其庇护的同时,同样要完成一些任务,比如随时随地接受召唤。

   郤武只是郤氏的成员之一,极可能还是直系中地位不高的一员,没有资格决定谁来成为跟郤氏有签订契约的附庸。

   只不过,郤武既然发现楼令这块璞玉,一定会找机会上报,不出意外会有其他人出面,来收录楼令成为郤氏众多正式的附庸之一。

   一旦楼令成为郤至的正式附庸,哪天“蒲”不再归于郤氏治下,老楼家就要展开迁徙,前往郤氏给安排的新区域了。

   当然了,楼令并不知道上面那些弯弯绕绕,有人进行正式招揽的话,到时候才会告知。

   “伤员暂时就待在这边,记得每天换药,重新包扎的布一定要经过事先沸煮。该有的步骤可不敢忘记了。”楼令这个‘卒’有六名伤患,两名是老楼家的人,剩下的四名全是老屈家的人,老霍家没有人受伤严重到无法继续随军。

   无法继续随军的人肯定会郁闷,只不过不容拒绝,他们继续跟着会将成为队伍的累赘,并且自己身上的伤必然恶化。

   一应事宜准备完毕之后,楼令带上还能够继续作战的人找郤武报到。

   等待本“旅”还能继续服役的人到齐,郤武下令部队开拔。

   这一次,在同一个地点开拔的晋军数量达到一个“师”的编制,现场马嘶牛哞不曾断过,除了军官的口令之外,倒是没有人随意喧哗。

   怎么还有牛?它们在军中的存在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拉车,再来就是宰杀来吃。

   用牛来拉动战车在南方很普遍,甚至连强国之一的楚国都不例外。

   而现在宰牛来吃并不犯法,只是没人会随意宰杀可以用来干活的牛罢了。

   因为不确认秦军会不会突然发动袭击的关系,楼令所在的这一支队伍中进行了分工。

   所谓的分工是,行军的状态之下,一部分部队保持全副武装的姿态,他们用来警戒以及提防秦军的突然来袭,需要马上列阵应战;不负重行军……,也就是没有披甲和手持武器的人,他们是为了保持更好的体力,遇敌之后赶紧武装自己,顶替之前用全副武装姿态行军的袍泽。

   这样的分工很有必要,哪怕他们行军进入“辅氏”一直没有碰上秦军,谁都没有任何的怨言。

   毕竟,小心谨慎是为了在意外出现的时候,能够以更好的姿态去应对,不是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