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话天下大势(2 / 2)

因为他不但实力雄厚,资历深重,而且他跟赵匡胤还是有私人恩怨的。

赵匡胤也是存了试试看的心态,派了当时还是个小角色的潘美,去给袁彦送信,问问他投降不投降,愿不愿意进京来拜见他这个新天子。

结果也不知那潘美是怎么唠的,手里握着数万大军,和赵匡胤有私仇,还随时可以投蜀,亦或是引蜀兵入关的这个老将,居然真的被他给说服,孤身一人单人匹马的进了京拜见了赵匡胤。

潘美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从此才平步青云,最终终成宋初第一善战之将,天下第一擅攻之将的。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连跟他有仇的赵匡胤,他都不愿反,不敢反,又怎么可能敢于去反符婷婷呢。

除非哪天他的亲兵也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

但老实说,凭他的实力,想要直接黄袍加身也不太够这个资格。

所以这就是纯的前后眼,没有任何的道理,李崇训也是想不出,所以才给了他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评价。

评价准不准呢?肯定准啊,历史上的赵匡胤投桃报李,不但不再计较两个人的私仇,而且自始至终都待他不薄,杯酒释兵权里都没他,始终让他坐享大藩,这还不是俊杰么?

可推导过程,那就是全然没有了。

所以在一旁努力的听课,想上一课,甚至是期待一场醍醐灌顶的赵匡义,此时的感觉……就这?

是不是太武断了一点呢?

偏偏符婷婷还哈哈大笑地赞叹道:“夫君果真不愧是将门之子,这天下群英之中,若论天下大势,还有谁,能比你看得更清楚么?你我夫妻二人,果真是所见全同啊。”

符老六:“我就说,我姐夫最厉害吧。”

赵匡义:“…………”

一时间居然有点分不清是自己太笨,还是太后和李崇训太蠢了。

李崇训也不管了,反正,他勉强也算是说了,理由牵不牵强的,反正至少看上去是有理有据,到时候实践出真知么。

这个时候赵匡义有点怀疑,那也不要紧,只要等北宋建立,李筠真的造反之后,他自然会佩服自己的神机妙算。

现实生活中答案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缺少了推导过程,可以让他自己脑补么。

反正李崇训也不打算进一步的解释,越解释,说不定错就会越多。

低头吃菜吧。

然而好不容易,借着赵匡义在场的机会,让符婷婷能从李崇训脑子里掏点干货出来,她又如何会这么简单的就放过他呢?

李筠不可靠,袁彦等人基本可靠,这个结论他自己看过宋史之后又不是推导不出来。

“夫君点评这天下英豪,似乎是落了一个人吧?李筠虽然确实是老将,也确实是根基深厚,然而这天下群雄,若说天下最深厚,资历最深,兵力最精的人,应该是魏王吧。”

说完,符老六嘴巴张得大大的,里面没嚼完的肉都掉了下来的瞅着她。

赵匡义也是大吃一惊,同时又忍不住心里叫苦:‘这叫什么事儿啊,这好像不管是作为臣子还是作为女婿,都不该我听的东西吧?’

就连李崇训也愣了一下,暗道,这娘们果然是不同了,居然,连自己的亲爹也不忘防一手么。

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