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 / 2)

这会儿正当集,铺子门大开。

屋里屋外都放着小凳子供人歇脚,而他则坐在里面做弹棉花要用的工具。

邻居提着个菜篮子进来,见寻常唠嗑的人都在这儿,也坐了过去。“何木匠,我家要的柜子可做好了?”

“好了,在后头放着呢,你自己去瞧。”

何木匠一家住在铺子连着的后院几间房子里,看货的客人都有他儿子招呼。

邻居进去看了一眼,乐乐呵呵笑着出来。也不走,往凳子上一坐就跟人闲聊起来。

“何木匠这做的是什么东西?又是弓又是弦的。”

何木匠还没说话呢,话就被坐着的那几人接了过去。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做的是弹棉花的东西。说用这个可以弹出来一床被子盖,冬天还不冷。”

“有那么神奇?”

“不信你问何木匠。何木匠你说是不是?”

何木匠忙着手里的活儿,随意点头:“是是是。”

“看吧。”

“弹棉花,棉花又是个什么花,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没见过能做被子的花!”

“棉花就叫这个名儿,哪能是花啊。”

“就是,肯定是我们没见过的好东西。”

这邻居婶子捉摸着几人说的话,半信半疑:“我不信。”

“这还有假!何木匠自个儿说的,他还见过,不然你看他做手上这东西是拿木头玩儿。”

邻居大婶看着何木匠手里的东西,撇撇嘴不再说话。

她还是不信。

不过回到家后,她一边摘菜一边对边上看柜子的男子道:“当家的,你说那棉花是不是真有?”

“何木匠不是个撒谎的人。”他当家的满意地拍拍木柜,“这柜子做得不错。”

这婶子看了一眼院外,小声道:“那要是真的,咱要是找到这东西岂不是发财了!”

“这么金贵的东西,你觉得会到你手上。”

“万一呢?”

“没有万一,咱们寻常老百姓要是有这么个东西睡觉的时候被人砍了都不知道。”

大婶心中一凛,撇了撇嘴,也没了心思。

棉花不止邻居婶子一家知道,何木匠家的客人多,瞅见他做的东西都要问问。

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斜沙城的人都知道木工最好的城里何木匠在做一种能制造保暖被子的东西。也听说了那什么棉花比毛褐还软,比麻布还暖。

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但棉花的名气是打出来了。

秋收正忙,大家也只是听了一耳朵就没再关注。

西边的地里,枯萎的菜杆被拔掉,重新翻土撒种,种下些秋萝卜。

至于山上那些小块的土地,虎啸村的人跟挖金元宝一样不停地翻出来黄色的大疙瘩。

西边土质松散,连福生这个小孩都能轻轻扯着秆子一拉,用爪子都能刨出来。

一筐一筐的土豆从山坡上挑下来。

大的比拳头还大,再小也有半个拳头大。

再小的就捡起来放进另外的篓子里。整个炖红烧肉也别有一番滋味。

天凉快了,燕戡抱着崽出来玩儿。

戚昔也下地刨了几个,见腿上溅来的沙子,弯腰轻拍了一下边上挖得正起劲的大黑狗。

“汪呜——”小黑叼着土豆,爪子一抱就开始啃。

“小郎君,土豆可卖?”

戚昔直起身,回路边的人道:“不卖。也不多,铺子里将将够。”

冬季蔬菜少,戚昔打算全放铺子里去也好添个食材。

听说不卖,那人也只是羡慕看了两眼,随后离去。

斜沙城的人吃土豆,但因为种不多又贵,种的人少。外面卖价不是一般的高。

土豆挖了半个下午,山坡几乎被虎啸村的人翻了个遍。最后出来二十多筐,看得虎啸村的人眼馋不已。

但也只是看看,他们可买不起这个东西。

戚昔让阿兴将筐子里那些小的不好卖的给他们分了,这些人不敢围着戚昔,就堆在阿兴身边连连夸赞。

“戚郎君真是人美心善。”

“戚郎君家的小娃娃也一顶一的好看。”

“……”七嘴八舌,把自己能说的会说的好话一口气都说了。

戚昔无奈笑笑。

“爹爹~”吧唧一下,那娃娃撞在戚昔腿上,熊抱住。

“这地方不平,他都走不稳放他下来做什么?”戚昔抱起燕小宝,看了一眼燕戡。

燕戡:“一岁多了,我那会儿都会跑了。”

戚昔:“是吗?”

“夫郎不信?”

戚昔偏头亲了亲奶娃娃圆乎乎的脸蛋:“你爹尽会说大话。”

“花~”奶音跟着重复。

燕戡一笑,也不恼:“这么多土豆,夫郎打算如何?”

“卖啊。”

“真卖?!”一声惊喜的嗓门炸响,一人带着四个大汉笑嘻嘻跑来。

戚昔扯了扯嘴角。

“蒋管事,又是你。”

“我们要得不多,就一点点。”蒋胜追着问道。

戚昔捏着燕小宝的手,嘴角带起笑:“今年真的不够, 您明年再来吧。”

蒋胜还要开口, 戚昔又道:“不是我不给, 您也看见了土豆不多。铺子里卖些, 还要留作明年的种,我都不够。您明年来, 我保证能卖。”

蒋胜脸上扯出一个哭似的笑:“戚老板, 真不卖?”

戚昔摇头:“真不。”

燕小宝抱住戚昔的脖子,葡萄似的圆眼看着眼前这个陌生人, 也跟着摇了摇小脑袋。“不窝~”

戚昔轻笑一声, 在他包子脸上亲了一口。

看蒋管事的表情, 很像收到了什么任务但完不成的样子,而不是看到自己出了新奇东西主动找上门来买的。

也就是说自己这块地不仅是自己盯着,还有其他人盯着。

戚昔抿了抿唇, 目光从蒋管事身后的曾家兄弟身上掠过。

这几人现在几乎是常驻斜沙城。

知道没有说服的余地, 蒋管事只能看着那一车车的“银子”从自己的面前掠过。

海棠商行网罗天下稀奇,像土豆这种没有大规模种植的东西,一样能卖个好价。

蒋管事默默算了算, 他这一遭没成,起码给主子损失了千两银。

他欲哭无泪, 回去可怎么给上峰交代啊!

土豆一收,西边的地里是彻底没有东西。

离下雪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 赶着时间也正好种点萝卜跟白菜。

二十几筐土豆拉回城里, 小部分送到铺子里卖,也是让来吃酒的人知道这么个东西。

剩下的绝大部分, 戚昔打算作种。明年,他要的不是十几筐二十几筐,而是几千乃至上万斤。

土豆放进地窖,戚昔没了地里的事儿才有余力研究从大营那边带回来的棉花。

他们带的不多,仅仅够做一匹布。

府里没有养绣娘,两人干脆拿到平时专门订衣裳的铺子。

“戚老板,将军,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掌柜的是个瞧着很年轻的女人,头发盘起,上面簪花戴翠。衣服虽不是铺子里顶好的料子,但也能卖个一两银子一匹的绸布。

“这次来不买衣服,是想请掌柜的帮个忙。”

“戚老板有事说便是,什么帮忙不帮忙的。”

她这铺子在关掌柜客栈一条街,位于中间大道南边。平日里她都在铺子里守着,今儿还是第一次看到燕戡跟戚昔两人同时出来。

将军府常常从她家铺子里订衣服,但多数不是她原本所知道的尺寸,而是一个比将军纤细瘦弱一点的男人。

如今戚昔身上正正好穿的就是她家绣娘做的成衣。

掌柜的缓缓抬起嘴角,目光在两人身上一晃。

斜沙城早传遍了酒肆的戚老板借住在将军府上,原本还真以为两人是什么亲戚关系。

现在嘛,多半是比亲戚更亲的……

阿兴挑着麻袋装好的棉花进铺子。

戚昔道:“就是想请掌柜的用着东西织一匹布。”

“织布?”虽疑惑,但掌柜的笑道,“这有何难。”

掌柜的见阿兴打开麻袋,瞧见那白而柔软的东西。一时间来了兴趣。

她从柜台上走出来,拿起来一点看了看。妩媚的眼一亮,红唇翘起:“好,我先试试能不能行。”

成衣铺子一般都养着不少绣娘,掌柜家也不例外。无论是麻布也好,葛布也好,都是捻成线再做。

手里这东西柔软且蓬松,但只要想想,捻线也不难。

老板娘进了绣房。

其他绣娘问了声好,又各自继续做手里的活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