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细节致胜40(2 / 2)

好在,这种事,谁也不会去“追究”,到底是直接游客在用车,而不是朱朱有意引导他们去“破坏”公物。

对于朱朱来说,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全程讲解,永远都有着两套版本:

一套是来自领导部门专家组下发的标准讲解词;另一套是独属于朱朱自有的学识,“理解”并“背诵”全文之后所讲述的。

而给客人两个版本,并且每次会邀请游客来讲属于他们理解的一个“个性化”版本,这让看博物馆,变成了一种“学术讨论”,实在是“参与感”太强,让这些游客,处于很兴奋的状态。

只要听众的态度够好,朱朱一定也是相应地会讲解精彩出色;但是,如果讲着讲着,一扭头,“人呢?”,到这种时候,朱朱就会有些“心灰意冷”,原本可以“大讲特讲”的地方,也就被她刻意省略,草草掠过了。

好在,每次的团队中,总有一、两位,会对她的讲解,十分认真,环环相扣地去听,去理解,去提问,这样的结果,就会让朱朱很有“成就”感。

双方有效互动,这样的“看法”,就是最令双方满意的局面了!

而对于时间的掌控,更是朱朱的特长。

小小一块手块,每个厅用半小时,最关键的地方,多停留一些;不重要的,也就掠过。

更有需要根据客人的背景来决定取舍;根据游客的岁数来决定讲解的“深浅”;根据游客的客源地,来决定哪部分相对应的内容加强……这一系列,对于朱朱来说,每讲一场,就会储备多一些,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讲解风格”。

正因为摆清楚了“版本”,这让游客有了挑选,有了鉴别,朱朱会根据游客的反应,来决定要不要讲出“私人版”,并且讲完后,问他们喜欢哪一种,几乎是毫无例外,他们都觉得,她的“私人版”好听!

从内容、形式,每一个细节,朱朱都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就比如说给10岁以下的小朋友准备小手套,以防止把手印印在玻璃上;还有准备了足够的湿纸巾,对“陶埙”提供体验,让音乐课,从头开始。

不仅如此,朱朱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手部皮肤,出现了因为年龄的原因,显得有些苍老枯萎,这也会影响指示时,游客的观感,干脆买了堆小小伸缩棒的“小手手”,进行替换,这样以来,小朋友们,也会被那些“小手手”给吸引住,所指示的地方,会更加“精准”。

更不用说卫生这一点了。

耳机,大家都在共用,一人一机,一用一消毒,是必须要做到的。

由于几年疫情下来,房子里准备了不少酒精消毒用品,每一只耳机,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消毒”,接着充电,再换新的独立小塑料袋包装。

别看这一样一样的小细节,就会让游客们深感到“放心”、“尊享”,这钱就花得值了。

还有说话这点,经过大6千元的“专业学习”,朱朱已经掌握了科学地发声方法,使得听到她的声音,就是一种“享受”。

这也是朱朱最为骄傲的地方。

或者,这就是“热爱”的缘故吧!

真的,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一份职业能像这种,让朱朱既感到“被尊重”、“被需要”,还能挣到每日的“现金流”;还离家近,公交车车程仅十分钟;还能照顾家人!

“活轻事少离家近!”,还能对社会有价值!

完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