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接客解忧39(2 / 2)

但是,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很多钱,不得不花:孝敬双方父母的、走亲访友的、月度强制的,还有超额买的保险,友情上头的结果就是,每个月,要付出远超出自己能力的多余保险费支出。

没办法,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不是汉子的女汉子,朱朱可以做到。

对于朋友们的行业,与自己不同,这并不会影响到她对自己这份兼职的“喜爱”度。

而现在,能让她精神起来的唯一信息就是接到来自旅行社,或者是老客户的电话,让她再有机会去讲解文博,这很实际。

这不,今天下午,两个平平无奇的来电,就让朱朱的心情,又给嗨起来了。

虽然,这是一位老客户的单独要约,并且价钱也不高,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对于现在的朱朱来说,哪怕这一趟出行,只多赚了一份拌面的钱,也就意味着她省了一顿饭的开支。

从没想到,还有人会“一听再听”、“百听不厌”的!

这位姐姐年纪的客人,和朱朱的要约,如约见面了。

终于不用戴着耳麦讲解,朱朱包不也背,就两手插兜,一边一只手机,另一边一串钥匙,一张公交卡,再配上一个满意的淡妆,愉快的下午,就这样开始了。

朱朱没有想到,现在好几馆里的物业管理小姐姐,都记住她了,欢乐地向她询问着今天的客人情况,还有为什么会这么受客人欢迎。

由于工作的原因,她们只是在里面四处巡视着,却从来搞不懂,为什么每天这一拨又一拨前来参观的客人,都会充满着兴致,有人大笑,有人会带着长枪短炮,有人自拍,有人带着笔记本,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记录、描摩。

对于这些“专家级”的游客来说,博物馆里,是一个充满着知识和细节的“大海”,而他们,则是饥渴的海绵,要来尽量地吸收最多的知识。

正是因为他们的“如饥似渴”,更是给到了朱朱不断学习,补充自己知识中不足的“动力”。

而这位“一约再约”的姐姐,不但会一路听,更会一路讨论,对于历史上有的,历史上没有的,都想打听个一清二楚。

虽然游客们的身份各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暴露出自己的身份背景,但对于朱朱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只要能够把最好的XJ展现给游客,朱朱愿意讲尽一切所知的。

这种“一对一”的私讲,朱朱一共接待过三、四个,女性居多,男性独客,只有一位,都是社会精英的样子,这会让朱朱更有一种“责任”:如果连这些人都接受了,那其他人的讲解,就更不在话下了。

讲起建国以来的XJ历史,红彤彤的六号党建基地,竟然会让朱朱讲到自己都“动容”了。

她并不在意附近也时不时来“蹭听”一段的其他游客,要知道,这种“半公益”的讲解,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XJ,是功德无限的事啊!

其实讲得好不好,和游客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知己”了,能够“同频”了,朱朱的储备知识,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相反,如果对方根本听不明白的话,朱朱就会不段地调整自己的“讲法”,努力让自己的频道,调到与客人们的同频。

时间一长,这种“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讲解词”,就成了朱朱独有的优势。

据馆员们说,冬天能一直坚持在这里讲下来的,只有三位了:朱朱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非体制内的讲解员的一种“民间大使”的总决赛,朱朱知道,自己,挤进“前三甲”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