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拔营回邯郸!77(1 / 2)

...

长安城东宫!

园间绿意葱葱,群鸟争鸣。

窦太后正坐在院里感受着周围的生气与活力,忽然心中有感:

“花开花败岁岁新,山河犹在人已非!”

一旁的侍女见太后无端吟诗,又不解答,咱不敢说,也不敢问,

忽闻脚步声传来,侍女循声望去,立即跪迎道:

“陛下!”

来人正是刘启,

“母亲,皇儿来见你了!”刘启轻声道,

窦太后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刘启今天心情较为不错,径直坐在了窦太后的对面,

窦太后有所察觉,“皇儿,你在想什么?”

“母亲,我想起高兴的事情!”

如今叛军未定,刘启怎么突然想起高兴的事情呢?窦太后心中疑惑,“有什么高兴的事说给我听听,我最近可是愁的很啊!”

听到窦太后的话,刘启有些讪讪然,“母亲,我今日正是来告诉你这个消息的,周亚夫来报,韩颓当截断吴楚大军的粮道,并烧毁了粮仓,刘濞等人不日即会退兵,梁王那的危机就会随之解除!”

想要窦太后开心,就让刘武舒坦,这是刘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有些郁郁,但为了大汉,还是忍一忍吧,就看到时候谁熬得过谁了。

听到前方传来捷报,梁国危机即将解除,窦太后瞬间换了个表情,

“我的儿子自然不会差!我一直就相信大汉朝廷不会如此轻易断送!”

刘启跟着窦太后笑了笑,然后打算说点别的,不然没完没了,

“母亲,经过这次平叛,涌现出许多能担大任之人!”刘启轻声道,

“哦,都有谁上了功劳簿啊?”窦太后心情好,没有去酸刘启的小心思,

如今朝中多为先帝旧臣,一个早朝看不见几个新面孔和年轻人,窦氏,刘氏宗亲,权贵占了一大部分,剩下的就是干活的,

刘启如今才坐上皇位多少年?尤其是晁错上疏的《削藩策》一事、以及后面群臣阻扰、再加上藩王造反的一系列事情,让他深刻的认识到皇权不集中,朝廷形同虚设,

天子的朝堂变成了某些人利益交换的场所,天子的国土子民,变成了某些人私有的财产,这不是欺君是什么?大汉还是不是天子的?大汉的子民到底听谁的?某些人到底是在为谁谋取利益?

刘启每当想到这些问题时心中都犹如被一块巨石堵住一般,仿佛被什么东西扼住了自己的喉咙,

“像弓高侯韩颓当、平阳侯曹奇、绛侯周亚夫、曲周侯郦寄、颍阴侯灌何等要么已获封侯位,要么承袭父爵,但这都是朝廷的老人了,像那李蓬蒿和赵涉虽然年纪不大,但在此次平叛中功劳突出,尤其是那李蓬蒿!”刘启缓缓道,

“李蓬蒿?”窦太后听到刘启提到李蓬蒿,想了一会,“这李蓬蒿我好像在哪听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