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寡人已为东帝,尚谁拜?求收藏!求追读!71(1 / 2)

...

吴军大营!

吴王刘濞与诸位将军正在分析当下的局势,

“诸位将军,这睢阳城还要多久可破?”刘濞环视一圈问道,

吴楚大军已经围了好多天了,但睢阳城迟迟不见颓势,这可如何是好?刘濞有些急了,

“大王,梁王刘武乃是窦太后的小儿子,窦太后对其宠溺之极,赐良田,金钱无数,更是辖有众多郡县,实力不亚于吴楚两国,而睢阳又为大城,攻陷之期尚未到矣。”应高缓缓道,

应高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睢阳城可以破,但还需要时间,毕竟是刘濞自己选的要坚持打睢阳城,其他们也不好说,

“对对对。”一位老将说道:“应大夫所说极是,大王,睢阳城非小城,唯有久攻。”

刘濞听了他们的意见也是没了脾气,“那还要等多久?我不想再耗费更多的时间!”

“唯有强攻,但伤亡....”大将低声道,

“那就让刘戊的士卒冲在前面!”刘濞怒道,

看着刘濞生气的样子,众人更是不敢忤逆,不过这可怎么和楚王的大军联合呢?让人家冲在前面送死,到时候不得窝里横?

“大王,我认为还是循序渐进,睢阳虽几日内破不了,但也是强弩之末,我等只要围住睢阳,让敌军得不到给养,该破还是得破的,如果和楚王那边出了问题,我们自乱阵脚,和胶西王有何不同?”

众人循声望去,看谁敢顶撞刘濞,一看,原来是太子刘驹,那没事了,

刘濞深吸了一口气,“如今刘遂与刘卬等人迟迟不来会合,在这里只有靠我们,我们数十万大军,要是连一个睢阳都破不了,还怎么打长安?”

刘濞见是刘驹说话,也没有再发飙,只是发起了牢骚,想当年高祖时期,兵戈四起,连年征战,一将功成万骨枯绝不是说说而已,现在的人都没那个魄力了,都是给酒色掏空了身子和志气。

“大王,我们可以派人去催赵王刘遂和胶西王刘卬,如今探子来报,朝廷的大军已经出征,我们也得加快步伐了!”刘驹又道,

“这件事你去办吧!”刘濞摆了摆手道,

“诺!”

就在刘驹退出大营后,守卫士卒来报袁盎求见,

“袁盎?”刘濞疑惑,“好久没见到他了,自寡人起兵以来就想找他,让他进来吧!”

刘濞起兵造反,征用国内众多男性充为士卒,将朝廷派遣的官员杀了许多,空出了一大批位置,后续填补上来的人虽然有用,但不多,刘濞也想要招纳贤士辅佐自己,可毕竟是造反,又有谁会投奔自己呢?那个剧孟除外。

刘濞有时也会想到曾担任吴国国相的袁盎,此人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因为一些事情回了乡后就失去了他的踪迹,听到袁盎求见,刘濞自是非常高兴。

不一会,袁盎手持节杖进了大营,

“大汉太常袁盎,拜见吴王!”袁盎行礼道,

“袁盎啊,我正愁着找你呢!”刘濞见到袁盎很是高兴,“赐座!”

一旁的应高看了一下袁盎手中的节杖,眉头一皱,心中暗道:‘袁盎怕不是来投靠的吧!’

“袁盎啊,自你离开吴国,我也是许久没见到你了啊,如今我已起兵为大汉铲除奸逆,你可愿回归我吴国?我许你将军之位,俸禄两千石!”刘濞爽朗道,

面对刘濞开门见山的招揽,袁盎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吴王,我奉陛下之命来见您,就是想告诉你,陛下已经将奸臣晁错腰斩于市,其族人皆弃市,既奸臣已死,大王可退兵,陛下可从轻发落!”

听到晁错被腰斩的消息,众人的反应不是惊讶,反而是有些轻笑的样子,

刘濞面有不屑,扶须道:“刘启小儿杀不杀晁错与我何干?”

袁盎一听就呆了,自己一番话说出去像是一拳打在空气上无力,于是匆忙从袖中取出一份圣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