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都给朕省点心!26(2 / 2)

“好,这个《削藩策》既然已经基本拟定,我看了也没问题,那么就着手实施吧,探子都有收获吗?”

听到皇上要着手实施削藩,晁错直接心花怒放,但可能绽放的是菊花,所以除了精神上感受到他喜悦的情况,面部表情是看不出来,

“皇上,我已经提前布置了探子,现在陆陆续续收到了消息,

吴王刘濞,不遵守诸侯对天子的礼节,称病不朝,起初还以为是失子之痛,但经观察发现吴王根本没病;

楚王刘戊,薄太后去世时,举国服丧,楚王在服丧期间饮酒享乐,藐视皇权;

.....其他诸王皆有罪状。”

晁错念了一大啪啦的罪状,刘启自己耳朵都有点受不了,

“没想到诸藩王有如此多的罪证,只不过那吴王我也有责任,当年是我一手造成的。”

晁错巴不得把藩王全砍一刀,怎么能容忍刘启心软放过吴王呢?何况吴王还是最肥的一个藩王,不砍白不砍,

“陛下,切不可心软,前事不堪回首,就不要提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是天子,他是藩王,长痛不如短痛..”

一番话让刘启陷入了短暂的自闭,直接让晁错先回去等消息吧,让晁错一阵郁闷,当皇帝的真容易抑郁啊!

晁错走后,中常令(贴身大太监)春陀前来报告廷尉张欧前来,廷尉署作为最高司法机构,审理的案子都要整理成简言定时上报给皇帝,特别小的案子就不会报告,一般都是挑一些大案子或者具有后期案件参考意义的新案子。

“让他进来吧!”

捏了一下额头,刘启缓过神来,让张欧进来,

“臣张欧,叩见皇上!”

张欧作为刘启当太子时候的人物,年纪自然大了一点,他此时身着一身灰色衣袍,头戴特制的官帽,那官帽就是一个罩纱类型的发冠,张欧腹有诗书,气质不凡,刘启对他也很是放心。

“最近都有些什么案子?”

大汉境内的事务,廷尉署上报的案子基本都是中央直管的郡县,而藩国管理的基本不会出现在卷宗上,所以刘启也大体知道基本都是些什么事情,

张欧将最近的事情以及摘选的案子大概给刘启汇报了一下,以皇室宗亲犯事较多,还基本很难执行下去,以窦氏刘氏居多,刘启听了也很烦,再者就是平民的小打小闹,都是有法可依的执行,

“陛下,最近有一件案子倒是和你有些许关系,不过并没有影响你。”

沉醉在皇室宗亲犯罪而不能根治的问题中郁闷的刘启听到张欧的话眉毛一挑,

“怎么个和我有关系?”

张欧就将李金山醉酒驱车伤人一案的经过从头到尾说了出来,又说到处理意见,而写下处理意见的正是刘启亲赐的奏曹掾李蓬蒿!

“李蓬蒿?是他啊,你不说我差点忘了这个人,他在廷尉署干得怎样?”

刘启日理万机,李蓬蒿一个奏曹掾早就忘了,但是张欧当然不能忘,

“回陛下,李蓬蒿表现不错,学习能力很强,处事也很不错,这个李金山案件的审理,他也没有回避亲疏,照常执行,还有我和李蓬蒿谈过话,问他对大汉律法怎么看,意见倒也不错,最主要的一点,

他说我大汉律法现在的关键在于,皇室犯法,与庶民同罪!”

刘启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李蓬蒿还有如此见地?

“好一个皇室犯法,与庶民同罪,我看一个小小的奏曹掾是不够他发挥的,着李蓬蒿为廷尉史,秩三百石,让他多历练一下!”

李蓬蒿的才能得到皇上的认可,张欧也替他高兴,

“皇上这是要重点培养李蓬蒿,我替他谢过皇上了。”

刘启闻言呵呵一笑,指着张欧说道:

“我还不是给你培养人?也是给大汉培养人,都给朕省点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