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沙丘之战,蒙彰首秀48(1 / 2)

蒙彰回帐,歇半个时辰。

而后,王翦下令,大军出动。

旌旗蔽空,所向披靡。

夺灵寿,下柏人,占信都,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王翦大军兵临邯郸。

杨端和得知王翦大军得胜后南下,才借机突破南长城,而领八万大军至邯郸城下,与王翦大军汇合。

至此,赵国邯郸被秦国大军包围,宛若铁桶一般。

然而,当王翦得知,在兵临邯郸前,有一支数百人队伍,往北处而逃时,想起了蒙彰的提醒。

在王翦看来,那逃的人,或许就是那赵国公子嘉。

没有丝毫迟疑,王翦令王贲领一万人前去追击。

至于蒙彰及其麾下,则是被留下,以作为攻邯郸先锋。

蒙彰接王翦命令,带着麾下兵马,强攻赵国邯郸北城门。

只是,强攻数个时辰,北城门仍旧难以攻下。

反而,蒙彰发现自己的麾下人马,在迅速骤减。

王翦也没想到这邯郸守兵的抵抗这么强烈,换下蒙彰后,继续派桓齮、羌瘣领兵猛攻北城门,且令杨端和领兵攻打南城门。

连续攻打几个时辰,秦赵双方皆有伤亡,但北城门、南城门仍旧未被攻下。

见此,王翦下令鸣金收兵,另思他计。

秦王十八年,七月十二日,夜。

王翦一如既往般沉稳,在围困赵国邯郸的同时,准备先行拿下邯郸周围的城池。

以王翦之意,依今日之赵国邯郸物资,是绝比不上如今整个秦国的。

只需慢慢比拼损耗,赵国邯郸必不能久持,秦国定能夺下邯郸。

于是,王翦令桓齮领兵三万,攻打房子、肥,命羌瘣领兵五万攻打巨鹿,而蒙彰领兵两万攻打沙丘。

蒙彰得知王翦给自己攻打沙丘的军令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起初,他还以为这是幻觉。

毕竟,他一直没有独自领兵的机会。

甚至,他一直都在想着杀敌立功往上爬,以便能够有独自领兵的机会。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王翦竟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他心中对王翦充满了感激。

这可是他第一次成为领兵的主将!

他也知道,这是自己一个往上爬的好机会。

他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蒙彰点齐两万人马后,王翦亲自给蒙彰站台,让蒙彰顺利成为攻打沙丘的主将。

这样一来,也少了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加上秦律军法是非常严苛的,蒙彰成为主将,无人敢有异议。

大军出发前。

王翦叮嘱蒙彰:“攻打沙丘,勿急于求成,需谋定而后动。”

蒙彰点头道:“上将军之言,蒙彰谨记在心。”

王翦继续说道:“此战,汝须大胜。唯有入得大王之眼,今后方有更多的统兵机会。”

蒙彰闻言,便道:“承蒙上将军看重,吾必夺下沙丘!”

王翦摇头:“战机,稍纵即逝,切不可学杨端和。以吾看来,此次灭赵一战结束后,杨端和再无统兵之机会。”

蒙彰心神一凛。

此次,灭赵一战,王翦领秦国主力击破赵国主力赵葱大军,大胜,战绩突出。

而杨端和似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准,先是李牧率赵军主力北上寻找王翦军决战,杨端和却一直拿不下赵国南长城。

直到李牧死了,王翦军挟击败赵葱军大胜而南下之时,杨端和才借机突破南长城。

若是按照王翦最初制定的作战计划来看,杨端和几乎没有表现出该有的统兵之能。

这些,王翦可都是写成战报,如实呈给秦王嬴政看的。

或许,这也是能者居之而庸者下。

念及此处,蒙彰当即点头应道:“唯!”

王翦不再多说。

蒙彰随后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沙丘而去。

王翦目送着蒙彰一行人离去,面色平静。

王翦左右有一人问道:“上将军,那蒙彰第一次统兵就领军两万,这是否有不妥之处?”

王翦瞥了那人一眼:“此事,吾心中自有计较。”

那人听后,便默而不语,不再多说。

皓月当空。

蒙彰领着大军行进之时,考虑到是夜行军。

因此,他重申了几条禁令,令王肥告知众人。

这几条禁令如下:

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至于为何重申这几条禁令,则是蒙彰考虑到了大军缺少夜战能力,加上人员密度极高、军纪十分严苛,每个人的神经都是绷紧的,这也就导致了在夜间驻扎期间,也有可能无故骚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