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定攻赵计,功过相抵44(1 / 2)

秦王十八年,七月八日,辰时。

井陉。

秦军大营。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蒙彰负手在后,目光望着赵军大营,随口念道。

意思是:大丈夫应当在沙场建功立业,意气风发高于百尺之楼。一万年的历史由谁来著作,在三千里外封为侯爷。

蒙彰心中有些疑惑。

赵军大营,似乎没有一点动静。

最重要的是,赵军大营主将李牧,究竟死没死?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蒙彰心中,久久不去。

为了在灭赵一战建功,他可是等候多时了。

而且,他听王戟说,最近一段时间,王贲经常去王翦那请战,王翦一次也不允。

想到这里,蒙彰倒是挺佩服王翦,到了这个时候,他仍然能够沉得住气。

据他所知,秦王嬴政也多次来书询问王翦攻赵一事,王翦都一一回复道:‘时机未到。’

不知嬴政看了之后,会作何想?

以蒙彰的观察来看,整个秦军大营的秦兵,战斗情绪高涨,要不是有王翦的威望和秦律压着,恐怕都会一窝蜂地冲进赵军大营杀敌去了。

这种情况,他若是没记错的话,便是十日前,不知从哪里传出的一则小道消息说——赵国灭亡,天意使然。

对于这消息,蒙彰并不相信。

虽然他不信,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其他人信了。

人,都是从众的。

随着消息的扩散,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到的最后,蒙彰听到的消息版本赫然成了——天厌赵国,天睐秦国,秦王嬴政,天之子也。

消息的来源,蒙彰猜测,或与秦王嬴政有关。

再深的一些东西,蒙彰就不敢再往下想了。

正值蒙彰思忖之际,王翦差人来请,前往主帐议事。

蒙彰没有丝毫犹豫,便赶往主帐。

到了主帐后,蒙彰发现桓齮、羌瘣、王贲都已到了。

蒙彰向众人行礼后,就站在一旁,看向王翦。

此时。

王翦正绕着军事沙盘皱眉蹙额。

蒙彰等人默而不语。

斯须。

王翦将视线从军事沙盘上,移到众人身上,一一扫了眼众人,说道:“吾得到消息,赵国武安君李牧已死。”

话音刚落,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赵国的希望,没了。

李牧不死,赵国难灭;赵国不灭,将严重阻碍秦国的统一大业。

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在秦国国内,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一死,那么,秦国攻灭赵国,必将易如反掌。

想到这里,众人脸上纷纷面露喜色。

“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聚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王翦目光平静地看向众人,简短的说出事情经过,心中却有些惋惜。

或许,这便是惺惺相惜。

只可惜,李牧生不逢时。

王翦收起杂念,望着众人,众人也都激动地看向他。

秦赵之战,可算是让众人终于等到了。

因为李牧一死,王翦再无顾虑。

关于这点,众人心中都很清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