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柏人杀机,李牧之死42(1 / 2)

秦王十八年,四月八日,酉时。

李牧处理完所有军务后,直接骑上一匹黑色高头大马,带着数十骑兵,离开井陉,往邯郸而去。

马蹄过处,蹴起如云的尘土。

而马嘶鸣声,响彻在黑夜中。

久久不绝。

李牧心忧赵国朝廷,恨不能立即赶到邯郸稳住朝堂。

在李牧想来,邯郸局势,或已到了危急之时。

一行人骑马奔行约莫五小刻(一小刻六分钟)时,至柏人城下。

柏人城北城墙上守将见是武安君李牧,开城门让李牧一行人进城。

而李牧一行人一进城后,便往柏人城南城门方向继续奔行。

出柏人城南城门,经信都,至邯郸,这是前往邯郸最快的一条路。

然而,李牧等人并不知危险已经在向他靠近。

黑夜中,柏人城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寂静一片。

只有李牧等人的马蹄声“嘚嘚”作响,急促而响亮。

离柏人城南城门愈发地近了。

不知何时,天上的月亮,藏于乌云之后。

夜,愈发地黑了。

忽然。

黑夜之中,四面八方飞来无数箭矢,中箭落马者,纷纷惨叫,刹那之间,倒地不起。

马,纷纷受到了惊吓,不安地扬蹄嘶鸣。

李牧心生骇然,及时勒住座下马匹,安抚住了它的躁动不安。

急忙环顾左右,仅有三骑还护着他左右。

射向李牧的箭矢,不断被三骑击落在地。

李牧的心跳,骤然剧烈跳动。

而他右手紧握着腰悬着的四尺厚重长剑,心中闪过一股愤怒。

竟然有人在他回邯郸的路上截杀他!

究竟是谁?

瞬息之间,李牧心中已有定计。

敌暗我明,加之敌方人多势众,而自己几人离南城门较近。

唯有将柏人城南城门守兵引来,或许,方能解自己的围。

李牧扫了一眼四周,高声喝道:“吾乃赵国武安君李牧,究竟哪路宵小之徒,竟在此设伏刺杀吾?”

正躲在暗处的赵林,暗道不好。

心想:南城门已有了动静,恐怕是南城门的守兵发现了此处异常。

他连忙下令——继续放箭。

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一些人,前去稳住南城门守兵。

“嗖!”

“嗖!”

“嗖!”

......

新的一轮箭矢,密密麻麻地朝着李牧几人身上招呼而去。

李牧力贯双臂,飞快地运剑击落着一支支箭矢。

奈何箭矢太多,加之夜黑,他肩膀上,左手臂上,都被一支箭矢射中。

位于李牧左右的三骑,仅有两骑还在马上,但身上也插着几支箭矢。

“武安君,快走!”两骑策马向前,一前一后挡在了李牧身前。

李牧见此,虎目含泪。

没有丝毫迟疑,李牧策马往北城门方向奔去。

在他想来,南城门那边迟迟没有动静,不见有人来支援他,或许已经有了什么变故。

赵林以赵王之令,喝退了南城门守兵后,便急忙返回原处。

见李牧往北城门方向逃,连忙带兵骑马追杀。

李牧骑马,如风驰电掣般,很快地接近北城门。

赵林担心李牧逃出,而自己人头必将不保,一直紧追不舍。

李牧对着北城墙上高声喝道:“吾乃武安君李牧,速开城门!”

原本他还想借助北城墙赵兵拖住身后追杀他的人,但他觉得,柏人城赵兵或许不能相信,唯有逃出柏人城到了井陉,方能有一线生机。

城墙上的守将听到李牧的声音,再举着火把,往下一探,见李牧身上中箭,神色大变,问道:“何人胆敢刺杀武安君?”

李牧不假思索道:“吾不知也。”

下一瞬,这名赵将连忙道:“速开城门!”

同时,他又环顾左右,说道:“武安君,乃吾赵国忠君爱国之重臣。今有贼人欲对武安君不利,二三子,汝等随吾下城护住武安君!”

“唯!”北城门城墙上赵兵纷纷回道。

于是,这名赵将领着一众赵兵,急忙下了城墙,将李牧护于身后。

而城门,也渐渐地开启。

就在这时。

赵林等人追了上来。

看着眼前这一幕,赵林目中气愤无比,指着大怒道:“司马信,汝可知汝已铸成了大错!”

司马信闻言,目中有些不敢置信,大声质问道:“赵林,竟是汝在刺杀武安君!赵林,汝好大胆子!”

赵林勃然大怒道:“司马信,汝可知武安君谋反,汝这是包庇他,与谋反同罪!若是不想被牵连,速速退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