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怕的眼神(1 / 2)

光阴如轻烟,被微风吹散。

十天,转眼过去。

蒙彰伤势恢复,终于可以站起来了。

他才恢复,王戟就拉着他说了很多话。

最多的,就是他升官了。

上面的赏赐下来了,王戟因为攻城有功,直接成什长,可以带十个秦卒。

好消息是,蒙彰同样升了官,成了伍长,可以带五个人。

两人高升,互相恭贺。

升了官的好处,那就大了。

蒙彰分析过,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安全性稍稍增大。

毕竟,在战场上,尤其是攻城战时,六个人当靶子,总比一个人当靶子强。

只是,也有个对他而言的坏消息。

那就是当兵不发军饷。

秦朝不但没有军饷,还会让士兵自掏腰包来做军饷。

关键问题是,通过王戟的透露,他家里真的很穷,穷得揭不开锅的那种。

好在虽然当兵不发军饷,可是家中一人服役就能免除整年的徭役赋税,闲时也能回家帮忙务农,整个生活担子就显得轻松不少。

想到远在咸阳家中的老娘,蒙彰也就没说什么。

王戟还告诉他:

当兵最大的诱惑便是军功,这是作为农民少有翻身转行的机会,要是在战场杀敌,表现好的话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即便没有军饷的情况之下,还是有许多秦人愿意积极参战的。

蒙彰根据王戟所说,作出一个符合实情的推断:

在资源匮乏的时代,有许多人流离失所,连饱饭都吃不起,参军至少可以有机会吃饱饭,因此那个时候即使不发饷也能保证到军队的兵都有机会吃饱饭。

几天后,王戟接到上级命令,他归王百将统领,所统领的人,都成为将俯首称臣的韩王安与文武大臣数百人押往咸阳软禁的人员。

这可是个好差事!

蒙彰,正在其列。

更令蒙彰喜出望外的是,他得到了一副甲。

虽然,这甲,只是暂时借予他使用。

由王百将统领两千秦卒,押着韩王安与文武大臣数百人,往咸阳而行。

蒙彰排在秦卒队列末尾,想要见上一见那韩王安,都极难。

按照秦军军中律法,又不能私自离队。

私自离队,受到的惩罚会很重。

蒙彰不敢以身试法而违纪,只好遥遥地看一看韩王安的背影。

车轱辘声,长达数十里,络绎不绝。

一个月后。

咸阳城外十里。

车马忽然停住。

蒙彰目视前方。

他发现前方早已经有许多人等候。

他还看见,那王百将朝着前方一行人走去。

只是,看不清那行人身影。

看着看着,蒙彰的目光当即凝住了。

他看到王百将朝着那行人恭敬行礼。

然后,他看到前方的人,哗啦啦地犹如浪花一般先后单膝跪地行礼,口中高声喊道:“大王万年!”

蒙彰并不想鹤立鸡群,有样学样,单膝跪地,口中跟着喊道:“大王万年!”

等起身后,蒙彰远远地看了一眼。

或许,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他距离秦始皇嬴政最近的时候。

蒙彰紧握手中的戟,目光望向那嬴政所在的方向。

嬴政,将来必然一统六国的秦始皇。

只可惜,他不能靠近。

要不然,可以当面见一见。

还没等他继续往下想,那行人离去了。

蒙彰心中有些惆怅。

未几。

王百将领着蒙彰等人,押着韩王安等人徐徐入城。

城内街道两侧,有许多人驻足观看,彼此交头接耳,对着韩王安等人指指点点。

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人眼中都有一种自豪,这是身为秦人的骄傲。

蒙彰见此,心中起了一些涟漪。

穿过街道,又经过几条小巷,到了咸阳狱。

韩王安等人,就被押着进入了咸阳狱中。

至于后续如何处置,就不是他们所能管的了。

接着,蒙彰等人得到了三天的休息时间。

他得到的那副甲,已经还了。

对于那副甲,他有些不舍。

但军令如山,权衡之下,他从心了。

三天后,就要到咸阳城外集合,等候安排。

王戟和蒙彰因为家在咸阳,自然是要回家探望的。

至于其他秦卒,他们就不知道会如何打发时间了。

蒙彰与王戟结伴而行。

王戟一路上寡言少语。

蒙彰则是不知如何面对那个家中的老娘,所以保持一声不吭。

他紧跟着王戟,一路上左顾右盼。

两人各怀心事。

当他们穿过大街小巷,以及一片手工作坊后,一直走到咸阳以南,至王审里方才停下。

王戟走到这里,感觉双腿犹如千斤重一般,难以抬腿。

他暼了一眼正好奇而四处张望的蒙彰,心中泛着难言的苦涩。

“蒙彰,你说我该如何向你老媪交代?”王戟脸色发苦,目露担忧。

蒙彰见此,心中倒是感到有些新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