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不以物喜41(1 / 2)

2006年3月17日,宜开市,交易,立券,纳财。

距离向天盏正式离职已三年有余,竞业协议正式失效。远志科技在新年之后就低调地放出消息,宣布于3月17日发布企业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存储芯片解决方案。

虽然只是低调地在自家官网上宣布了这件事情,但还是被敏锐的行业媒体给捕捉到了。

这不啻于一枚重磅炸弹,立刻引发各方热议。有些时候,行业内的人和事,尤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前尘往事,比新兴技术或新型产品更让人津津乐道。

向天盏就是那个之一。他此次到底要发布的产品有多牛逼不重要,有哪些引领业界的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产品是否与老东家重叠,他独立出击的发布会是否是正式跟老东家宣战……这些,可比产品或者技术发布有意思多了,也吸引人眼球多了。

尤其是,在不和的传闻中,一个重大节点就是向天盏建议进军芯片领域,被以闻迅为首的董事会否决,导致向天盏心灰意冷,埋下离去的伏笔。而此番,自立门户后第一个发布的产品就是芯片,啧啧……这其中,可深挖的实在太多。就算没有,在媒体人眼中,也可以有(猜测)。

八卦是人类天性,无论哪个领域。

大家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磨刀霍霍,都想拿下第一手新闻,或者独家采访。也都在纷纷猜测,从前那个骄傲肆意的少年天才,经过三年的低调蛰伏后会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人前?是否会打起来?

啧啧啧,更期待了怎么回事。

远志科技官网运维人员这几天有些烦躁。原本挺清闲的工作,这几天后台挤爆了私信,全是咨询发布产品信息的,甚至包括发布会信息。不是,该说的都已经在官网上说了,这没说的明显是不该说的呀,你们这让我如何是好?

同样有着烦躁的还有IT记者陈志明。当他看到远志科技公布的新品消息时,内心是激动的,一直密切关注着,琢磨着怎么去拿到第一手采访。但做好了周密的采访计划和详细的采访大纲后却临时被告知,要抽调去做一个互联网大佬的专访。

这在其他萌新看来是难得的机会,但对于他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他对于采访互联网大佬并没有多少兴趣,繁花似锦的盛世在他眼里总如泡沫般,他知道那样故事性更多也更吸引人,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来说这是好饼,相当容易拿到值得炫耀的绩效。

但他持续关注的是ICT领域的发展,尤其是闻讯集团这种已经算是老牌的ICT企业和远志科技、丰年网络这样的后起之秀。好吧,他承认,他最想跟进报道的是这样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行业传承。以某几个企业为切入点,看科技实业的发展历史,看宏微观环境变化下的企业。

当然,更隐秘的是,他内心对于这几家企业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很多年前,当他还是未转正的试用期小记者时,他跟着师傅一起出去跑采访,希望能拿到有分量有价值的独家报道做专题。这些采访至关重要,师傅在竞争ICT专题组组长已到白热化阶段,就看这最后关键性的一战了。他作为试用期小员工,必然是鞍前马后跑腿小哥,真正的跑断腿。但是大佬哪儿有那么好约的,排队拿号都不知道要到何时;潜力股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彼时的他也只是个刚毕业几个月的小菜鸟,哪儿有那么慧眼如炬能够识别出潜力股。

在他仔细对比了ICT领域内现有能接触到的官方机构和企业后,一筹莫展的他敲定了选题,报道当时的新秀闻讯科技。虽然才成立一年多,但第一款产品发布时其CTO邱志杰那一场世界级的演讲时至今日读起来仍然是振聋发聩,耳目一新。有这么有前瞻性技术又牛逼的CTO,闻讯的发展指日可待。而且听说新招进的一批员工里又有一个技术很牛逼的少年天才,虽然才进来没几个月,但是攻克了几个最顶尖的技术难关,已经脱颖而出。

如果采访不到邱志杰,能够抓住这个后起之秀来一篇“论述潜力股,展望行业未来发展”之类的也是可以的。

陈志明于是跑去闻讯科技的办公楼前等机会。彼时的闻讯科技刚成立一年有余,一切均在摸索中慢慢前进,公司此时全力以赴在产品研发和行业市场拓展上,还没有专门的PR部门,遇到有采访或者需要宣传推广时接受采访基本上全都是靠的管明臻的人脉,没有任何章程和规划,一切都是野蛮生长,所以碰一碰是有可能逮着机会的。

陈志明去了公司前台登记,在楼下大堂等了许久却不见回应,问了几次都只是告知已通知但不知何时有答复。正当他等得有些焦躁打算退却时,终于看到有人背着电脑包下楼来了。虽然对方行色匆匆貌似很忙的样子,他还是鼓足了勇气去拦了人,忐忑不安地简洁说明了来意。

那个瘦削苍白的高个儿青年,哦不,看起来很青涩的模样,估计和他一样也是刚毕业吧,他那么猜着,并没有因为他的打断而生气,只是斜睨着他,有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听着他的话语尤其最后一句,脸色有些微妙,但是没说什么,只是给他指了一条明路,下午四点,在街对面的茶馆邱志杰会去坐半小时左右,可以去那里试试看。

陈志明道谢的话语还来不及说出口,那个戴着眼镜的青年就急匆匆走了。

那天下午他如愿等到了邱志杰,也意外发现像邱志杰这样的大佬居然非常好说话,好在他做了充分准备,居然就那么聊了下来,算是取得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也知道了那个给他指点的青年居然就是他的planB向天盏本人,有点猝不及防。难怪当时那个表情。

而他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邱志杰只要没出差,基本上每天下午四点会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给研发新员工答疑。这个优良的传统后来演变为闻讯科技的著名文化之一,闻讯的茶歇时光成了一个的传承故事。

回首前尘往事,陈志明蓦然发现这些年时间过得飞快,斗转星移,所有的人和事都在改变,而他只想做个时代的记录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