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如果当初27(1 / 2)

李安带着孩子们来到烧烤店,老远就看见门口坐着的老杨、老徐和吴倩三人。五月的天气也暖和了,老杨让老板在外面搭了个桌子。和上次比起来,这次多了老徐,他能来大家都很开心。经过了夏季赛总决赛十天的共处,几个孩子已经和老徐混得熟络了。虽然老徐比李安还年长,但童心未泯,总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也难怪他网吧生意能这么好。人齐了,老杨便让烧烤店老板上菜,老徐也把白酒拿了出来。从南昌回到上海后,大家各自回家放行李。老徐把自己珍藏的两瓶好酒拿了过来,说平时一直舍不得喝,总算找到个好机会,给大家一起尝尝。老杨一早就眼馋这酒,现在终于能喝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老徐给大家分好酒,吴倩则给高晨轩和自己倒了饮料。八个人围坐着,眼前一桌的好酒好菜,就差动筷了。

老杨握着酒杯并没急着喝,而是对李安说:“你起个头。”

李安也握起酒杯,思考着要说些什么。饭桌上的开场词自己确实没少说,工作那会儿也不知道和客户喝了多少次酒。十几年来基本每周都得喝,少则一周两次,多则七天全满。要不是老杨陪着,肯定撑不下来。自老杨辞职之后的几年,除非迫不得已,一般都尽量少喝。现在老杨要他说两句,他不想说些冠冕堂皇的套话。在座的不能说是出生入死,但也一起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尤其是这几个孩子,生活中的一大半时间都和他们在一起,虽然有时让自己不太省心,但彼此之间的感情是实实在在的。此时要是再搞些虚的,可能自己都说不出口。

李安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说道:“年初的时候,在这里的只有我和老杨,我们两个坐在店里聊了一整晚。说实话,当时我很孤独,我有做成这件事的心,但身边没有一个人赞成。老杨是第一个支持我的人,不仅支持,还付出了很多。我真的很感激,无以回报,这第一杯我敬你。”

李安说完把杯里的酒一口干了,重新倒满后又说道:“第二杯我要敬老徐。虽然认识时间不长,但一见如故。从夏季赛报名参赛到南昌的总决赛,老徐都帮助了很多。托关系、搞录像、战术分析,这次能拿到冠军,老徐功不可没。”

李安对着老徐提了下酒杯又全部喝完,然后再次倒满酒说:“以前我一直觉得创建俱乐部,搞战队,拿全球总冠军是在为电竞做贡献。不求别人感谢,但总归是自己在付出。然而,孩子们,和你们一起生活的这几个月,我发觉是我错了,你们带给我的远多得多。越成熟越理性,越经历越麻木,到我这个年纪可能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去衡量。然而有你们在,我可以无所顾忌地往前冲,因为你们会不断地跟在我身边,为我披荆斩棘。在我的母校旁,身边又有你们这群年轻人,我真他妈觉得自己回到了读书那会儿。”

说到这里,李安有些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从他这十几年的经历来看,或许算得上成功,然而年龄越大越是怀念过去。成长的过程中,他时不时会想起年少的片段,描绘着如果当时能怎样怎样,幻想着一个完美的青春年华,而一旦回到现实却无比沮丧。那些遗憾在心中隐隐作痛,他希望着能够重来,但时间只会不断向前,没有人能逆行。慢慢的,他学会了珍视眼前,不愿再留下更多遗憾。而现在对于李安来说,坐在面前的这几个孩子仿佛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年轻的心震破了枷锁。

李安再次提起酒杯,言语有些哽咽:“不说了,感谢在座的每一位,我干了。”随后一饮而尽。

老杨和他同龄,很能体会,拍了拍李安说:“这才刚开始呢,别激动。”

老徐虽然比他俩年长几岁,但也是过来人,安慰道:“真要说的话,我还得谢谢你呢,我是真羡慕你们。以后你们必须带着我一起,酒我包了。”

“那感情好,那瓶二十年的等年底拿了全国总冠军你得贡献出来。”老杨借机说道。

老徐倒是畅快,回答道:“行,没问题。”

老杨听了甚是开心,对李安和几个孩子说:“都听到啦,老徐可是答应了,你们几个一定得赢。二十年的,那味道,想想就香。机会难得,大家好好干。”

几个孩子看着老杨嘴馋的表情都笑了起来,吴倩则对他说:“你还真会占便宜,以后你也多出出力,别老是在旁边睡觉,不帮忙还打呼噜影响大家。”

“你还别说,这次从南昌回来我都想好了,后面多跟老徐学学,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杨反驳道。老徐很开心,让他常去,两人一拍即合,毕竟在一起能喝酒,都已经开始计划上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