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再提东征2121(2 / 2)

   张阳看信中的内容,信上说王珪老先生打算再去终南山看看故地。

   年轻时在前隋朝堂为官,因为被人构陷不得不离开,太原王氏却没有人帮他。

   之后他跟着家人就隐居在终南山,后来遇到了房玄龄与杜如晦他们,这才选择出山入世。

   或许老先生觉得自己年迈了,也想要将自己葬在了终南山。

   若只是这么一件事,他老人家大可不必写信让人送来,信中还说了一件事,提到了一个人,此人是虞国公温彦博。

   当初大唐初立,温彦博得李世民赏识,又在幽州任职,又因为当初劝降了罗艺,李渊在位时又得到了重用。

   只是大唐刚从内乱中还没缓过来,颉利可汗带着突厥部族攻打太谷,突厥兵锋正盛。

   而太谷一战唐军战败,温彦博被颉利可汗抓获。

   之后被俘在突厥大营中,这位虞国公温彦博始终没有说出唐军的虚实,忠心不二。

   后来大唐就发生了一件事,玄武门的事情刚刚结束,颉利可汗派兵来攻打长安,也就有了后来的渭水之盟。

   这场盟约之后,李世民要回了温彦博。

   自此,温彦博便对李世民忠心不二。

   时过境迁,后来到了贞观四年,颉利战败后,魏征希望李世民对突厥所部实行汉化,以礼教来约束他们,并且同化为唐人,抹去突厥人原有的旧习俗。

   魏征提出这个想法之后,温彦博当时则反对,他觉得应该效仿当时汉武帝安置匈奴人之法,将他们安排在朔方,并且保留其部族与风俗。

   双方因为这件事争执了多年,最后李世民派温彦博去了朔方,以至于魏征的同化举措,被皇帝驳回了。

   其实魏征的办法更加正面,也更容易一劳永逸,但却多费周折,所谓同化之策,现在外交院对吐蕃的方略便是如此。

   而温彦博所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