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不收规矩的棋局2113(2 / 2)

   “这么说来不劳作也能得到工钱与粮食?”

   上官仪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可眼神有许多的骄傲,这片村子就是这五年来的建设成果。

   “徐御史想错了,村中负责技术建设的人,他们不直接参与劳作,可倘若有所技术突破,可以让村子里的生产水平提升一个台阶,那也是巨大的收获。”

   上官仪带着他一路在村子里走着,“就像是布的针织手艺,当初的布针织手艺改良之后,我们的布生产便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之物大家都可以得到,但若没有骊山的技术,得到了也无用。”上官仪面带笑容,“这便是骊山的立身之本,骊山的纺线与纺布技术都是独一无二的,外人很能看懂其中的门道。”

   一边听着上官仪的讲述,徐孝德继续看着村子,傍晚时分,村民们也都回到了村子。

   以往在长安城看不到这种场面,那是家家户户劳作一天后,劳作一天的欢声笑语。

   孩子们嬉闹着而过。

   徐孝德笑道:“现在总算明白太上皇与欧阳询老先生为何喜欢骊山了。”

   “为何?”

   徐孝德又道:“在长安城听不见这种欢声笑语,也没有这样的场面,朱雀大街两旁的坊市虽说也是千家万户,可在高耸的城墙下与拥挤的街巷中,这种令人心中宁静的场面都被挡住了。”

   “或许是这样的。”上官仪停下脚步,“骊山没有高耸的城墙,也没有官兵出没,当天下太平之后,中原许多村县也是这般,只不过骊山更宁静一些。”

   徐孝德没有否认上官仪的想法,不过他更想将此地的祥和归结于县侯与公主殿下。

   他低头神色惭愧,苦涩笑道:“但有土地,皆有县丞,若是封地都是权贵管辖,却很少会有骊山这般,汝南公主与县侯为造福一方而建设,封地的王侯权贵却以索取当地乡民为生。”

   “拿得多了乡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但拿得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