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奇怪的人生感悟1999(1 / 2)

  事重重的模样。

   太极殿的殿门打开,诸多的大臣这才走入,张阳迈着懒散的步伐,手拿笏板打算继续插科打诨,就装模作样在这里站半天,而后回骊山,看看骊山的开工情况。

   上官仪和魏王他们此刻估计也忙得脚不沾地了。

   “陛下到!”随着王公公的一声高喝,众臣躬身行礼。

   等李世民坐下,王公公又高喝道:“平身。”

   “朕听闻朔方今年遭遇雪灾,雪厚能够埋人,灾情处理已有半月,不知此刻情形如何?”

   房玄龄回道:“陛下,昨日来报,治理已有成效,不会影响今年的春耕。”

   “嗯,洛阳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长孙无忌站出朝班回道:“陛下,马周与孙少卿已整理好了卷宗,今日午后便能入宫奏报。”

   李世民缓缓点头。

   几个文官站出朝班,“陛下,如今西域平定归附,吐蕃已然称臣,中原各地稳定民力充沛,臣等请陛下前往泰山,奏报上苍,以此正名封禅!”

   终于又有人说到了泰山封禅。

   纵观大唐一朝,李世民的天可汗之名确实不错。

   四夷臣服,万邦来朝,足够彰显大唐成为当时世界强国的地位。

   可李世民这位大唐的

   要说天时地利人和。

   光是这天时吧,贞观初年的旱灾,让关中原本不多的人口再次雪上加霜。

   虽说挺过了天灾再说人和,李世民的皇位得来不正,那时候被骂成什么样了。

   这些年苦心经营,总算是将名声挽回了不少。

   只不过有了这个开头,人和上怎么都差一截。

   李世民闭眼缓缓道:“朕会好好思量,诸位也不用再提此事了。”

   几个文官见状只好退下。

   泰山封禅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那是秦皇汉武曾经有过的荣耀,也是皇帝一生最高光的时刻。

   就算武曌也不敢在泰山上封禅。

   只不过后来泰山封禅这种事情被宋朝的某位皇帝玩坏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