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都上火了1926(1 / 2)

   “老夫的信他会看的。”

   “孩儿这就去办。”

   张公瑾一脉出自敦煌张氏,也是出过数个名仕,自汉始就有张彻,张敢之,再有父辈张士儒。

   代代以来,延续了几百年,从魏郡望族开始也落寞过,也起复过。

   起起伏伏现在到了张公瑾一代。

   张公瑾怀抱着家中的长孙,这是张大象的孩子,要说家中三个儿子,张大象为人周正,行事也慎重,可就是太过周正了。

   大素这个孩子太过洒脱,也太讲性情。

   最后则是大安,大安从小是个纯良的孩子,相比之下张公瑾看得明白,大安的潜力是最好的。

   这孩子从小木呐,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的才能更胜于两位兄长。

   今天张公瑾的心情很好,也该为张阳这个弟子做一些事情了。

   “不知还能活多久,能帮他一次是一次吧。”张公瑾抬头看着家里盆栽中的枯枝。

   尉迟恭见了李世民之后,便回到了长安城,将陛下的话语传了下去,一时间各卫府的校尉奔走相告。

   文章写不出来就不用写了,往后多看书就可以了。

   朱雀门前,朱雀大街上,文武双方各站一边,双方各不退让,直到几个校尉将话语送到了,众人这才作罢离开。

   各路将军也放话了,谁敢再闹事一律军法处置。

   陛下还是那个圣明的天可汗。

   文武双方闹事,最后陛下收获了文武两边的人心,不论他们怎么闹,最后受益的还是天可汗。

   泾河的河滩边,阎立本也建设好了新的水闸,按照晋王殿下的话语,将它改造成了一个锥形的水闸。

   河岸两边放着推杆,阎立本翻看着手中的书卷喃喃自语,“原来骊山说的杠杆原理就是这样。”

   前两年骊山与工部的合作紧密,骊山要建设,需要工部提供资源。

   可现在骊山的建设已告一段落,之前说好的分享技术又停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