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武人与文人1919(2 / 2)

   孔颖达看似已年迈带眼神手中的精气神很足,他不住点头,“高呀!实在是高,此题出得当真刁钻,老朽佩服,不愧是写出红楼与聊斋的奇人,此人切实拿住了此时大唐所需要的是什么。”

   “老朽以为此题应当拿给陛下去看。”

   这里的主事岑文本急急忙忙将这道题送入了宫中。

   皇帝看了这道题之后很高兴,当即下旨将这道题传阅给朝中三省六部九寺,包括所有的卫府将士。

   弘文馆,崇文馆的学子也开始议论。

   来年五月就是科举,长安城中有不少学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围绕这句话来写文章,字数八百,文体不限……”

   此题一出,长安城的读书人都安静了下来。

   使命,挑战,责任,担当。

   还要引经据典写个八百字!

   一下子为难住了不少人,大家熟读典籍,考校典籍中的内容倒是简单,可面对题目立意,书写心中志向,众人都觉得自己手中的笔很沉重。

   这八个字写尽了大唐这代人,心气所向。

   奋斗劳苦半辈子,不负使命,拿出责任与担当。

   题目一出可苦坏了军中不少将士,别说写一篇文章了,甚至有人还认字都认不够八百个。

   深夜,程咬金等将领是收到旨意最早的一帮人。

   他看着提笔而起又放下,“何人出题!某家要去会会他!”

   一旁昏昏欲睡的家仆,见大将军瞪着满是血丝的眼珠子,连忙道:“据说是李大亮将军去骊山求题而得。”

   “骊山!又是骊山……”

   家仆小声道:“是否叫上家中的三百部曲,明日一早奔赴骊山?”

   “不必了,既然是骊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