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人才王玄策1755(1 / 2)

  家人出了城。

   在外交院出任地方的事情不少见,有不少人刚入职不久,就去了关外。

   有人去了辽东,有人去了西域,或者是高昌,甚至是吐蕃。

   这两年以来礼部一直都在往外面派人。

   外交院有人手近百,在职文吏就有三十多位,其余六十多人安排在关外或者其他地方。

   也是少有地不停往外面派人手的官邸,很多人在关外一旦任职就是两年。

   即便是这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外交院。

   无他!外交院是唯一一个除了朝中俸禄还另外给银钱。

   能够入职这里的人,所得银钱甚多。

   朝中六部各级小吏的俸禄都不及外交院。

   张阳经营骊山,家底丰厚,据说一直都往外交院送钱,出手大方。

   与别的官邸不同,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包吃包住。

   想在长安城找一个住的地方不容易,而且价格很贵。

   外交院也成了许多贫寒门

   张大象在外交院门前贴了一张布告,这张布告所写便是若有对外治理方略者,皆可以将策论送入外交院,经过评议择优录用。

   贴完这张告示,张大象的心情沉重,“也不知道能否招到合适的人手,我们礼部太缺人了。”

   许敬宗也感慨道:“是呀,光靠吏部给予的人手远远不够,张尚书高瞻远瞩,早早就想到了这些弊端,这才开辟外交院,才让我们有了自主招收人手的所在。”

   要和当初一样,只有一个礼部,根本无法安排如此多的事宜,更不要说西域治理和预备辽东。

   也只有不断增加人手,才能经营如此大的局面。

   科举之后有不少士子落榜,而在外交院办事还有一个好处,只要你能办好事,并且有立功之处还能够借外交院换个方式入仕,仅仅是个文散官也好。

返回